2024-03-19 18:23:16
发育迟缓(智力)到底是什么?
宝宝两周十一个月时去我们当地的妇幼保健院检查,因为说话比同龄人慢,现在只会三四十个叠词或词语,一岁多的时候刚学会走路不久,所以走路声音大,还爱摔跤,停不住,两岁之前喜欢转圈圈,网上说要么是感统失调寻求感觉刺激,要么是自闭症,后来大了自己好了,也不转了。眼神对视是没看手机之前还不错,后面我做饭都是给他看的手机,后来就眼神就不好了,别人叫也不理。应名也差。两岁六个月左右去城里住,刚去没几天就喊妈妈了,我开始天天带他出去玩,加大他的运动量,效果是有的,自闭症类似的转圈和不对视都消失了,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也多了。但指令还是很差,一方面我没训练过他指令,另一方面可能他也听不懂你说的啥意思,因为认知差,理解也有限。做测试前,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自闭症什么的,结果昨天做完语言评估后,结果还可以,我稍稍放了点心。但发育迟缓和发育迟缓(智力)两个字的差别是什么呢?是说宝宝智力有问题吗?还是迟缓?低下?落后?是可以改善的吗?我稍稍在网上搜了一下,看到有科普说是智力发育迟缓会出现的一些现象,我家有两条是符合的,比如语言发育迟缓和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差,宝宝对人的关注是比物差的。
我总结了宝宝出现发育迟缓的原因:
1、代养过于精细,基本上我把能做的都给他做了,包括吃饭穿衣。
2、早期户外运动量太少,怪我性格太宅,不爱出门。
3、我不爱说话,家庭成员也不全,宝爸外地上
4、同龄人也非常少,所以他除了跟我玩就是自己玩。
5、两岁之前吃的饭太软,口腔肌肉锻炼不佳。
做出的改变:
1.食物多样化
2.变身话唠妈妈,他看到啥我说啥
3.每天出去活动3-5个小时,游乐园,超市,动物园
4.读绘本,认卡片,玩智力小游戏
5.不断看书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运用
6.有质量的陪他玩游戏玩具
7.培养他的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没上医院之前自己已经着手尝试干预了,效果挺好的,所以也有可能是是因为干预了,所以检查结果出来后没有那么遭。接下来准备听医院的话,准备家庭干预和机构干预一起来,会越来越好的。
疑惑点是智力发育迟缓和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的区别,是包含关系还是?
基本上就是字面意思,智力发育落后于同龄孩子。但从具体情况来看,不单指那个智商的测量。发育迟缓包括了孩子在观察能力、认知理解、逻辑/形象思维、语言表达、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障碍。需要进行比较全面和细致的干预训练。
传统上关于智商的测验(比如韦氏和联合瑞文等)都是侧重不同 侧面的发展,而迄今为止对人类智力结构比较平衡和准确的描述是加德纳多元智能结构。也就是说人的智力是由多个侧面,多个部分组成,而在这些部分中有一条隐藏的,将各部分能力统一的逻辑线,或说中控机制。就像我们说感觉统合就是把所有感知觉信息在大脑中辨别、统合并给躯体发出统一指令一样。所谓智力是我们的大脑将人的观察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记忆力、心算能力、联想能力、行动能力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达到最优化的应用。这中间的过程,现在继续研究当中。
综上所述,发育迟缓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词,具体情况得带孩子去儿童医院那个儿保科做下全面筛查,看看孩子到底哪些方面的能力和同龄人差距大,亟需增强,然后带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训练。
希望能够帮到 你。
儿童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体格生长、运动、认知、语言交流方面落后或异常的情况,发病率约6%-8%,包括生长发育迟缓、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及认知发育迟缓四个方面。
1)生长发育迟缓:是指身高、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2个标准差,或生长曲线连续2次下移的情况。家长需要重视婴幼儿期的体格发育迟缓,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矫正,到儿童期的结局就是偏离遗传身高,身材偏矮,甚至矮小症。
2)运动发育迟缓:发育迟缓儿童的俯卧抬头、坐、爬、站、走等动作的起始年龄都比正常同龄儿童要晚。
3)语言发育迟缓: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
4)精神发育迟缓: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其言语、注意、记忆、理解、洞察、抽象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能力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发育迟缓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孩子发育迟缓应该早发现早治疗,然而发育迟缓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极易被忽略,因此让孩子错过较好治疗时期,广大家长朋友们要细心注意孩子的表现及时作出判断。
发育迟缓的早期症状表现如下:
1、面容异常。有些先天性发育迟缓儿童在面容体态上就有异常表现。比如先天愚型患儿就有舌头常拖在嘴外边、流口水等表现。
2、吃奶困难。 婴儿早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表示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影响。
3、运动发育迟缓。发育迟缓的儿童比正常儿童明显运动发育迟缓。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的起始年龄都比正常同龄儿童要晚。尤其走路更明显,往往要到3—4岁或4—5岁才会自己走,而且走不稳。
语言发育迟缓,多见于2-5岁儿童,在评估和检查时,都会进行发育商(DQ)和智力(IQ)方面的检测,为什么呢?因为大量的实际案例发现,很多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常常伴有精神或智力方面的发育异常。
一项研究显示:
贵州某市儿保科,曾对41例2-5岁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做过研究,采用发育筛查测试量表进行评估。
测试项目共计120个能项,包括运动能力、适应能力、智力能力三个维度,发现约2/3的语言发育迟缓孩子,合并有智力和运动发育迟缓,比例非常高。
剩下1/3的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尽管暂时通过了智力方面的测试,但在后期的观察发现,他们进入学龄期后,因为语言落后,在智力发展的高级阶段仍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大部分孩子都存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的问题。
语言发育迟缓和智力到底什么关系?
很多家长都担心过,语言发育迟缓一定会伴随智力落后吗?语言发育迟缓就是智力低下吗?等等。
智力低下的原因极为复杂,由多种因素如遗传、围产期异常、代谢异常、社会心理因素等引起,尤其是围产期脑组织发育不完全比较多见。
智力低下的宝宝无论轻重,都会在语言发展方面遇到困难,比如说话晚,发音不准,无语言,理解表达不同步,词汇量匮乏等等。通常语言表达弱于语言理解的孩子比较多见。
语言发育迟缓不代表一定是智力低下
语言发育迟缓不一定是智力低下,但长久看,语言发育迟缓一定会影响未来的智力发展。
1、2岁左右是语言发育的高峰期,宝宝失去语言能力,也就失去认知和学习的最重要工具,认知滞后、学习能力差等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智能发育。
2、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由于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较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诉求往往要低于同龄儿,这极大的干扰了后天环境促进智力发展的进程,进入学龄期后,这些孩子的智力发育滞后尤为明显。
3、早期宝宝失去了语言信息对大脑的刺激。会出现记忆功能损害,脑神经元突触的连接也受到影响,这直接影响了智力发展的生理基础。
为啥总是先发现语言迟缓,后发现智力落后?
先发现语言问题,后发现智力问题,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因为语言问题最容易被观察,也最容易被评测,无论是说话的早晚,语音的模仿,理解和表达的同步等等,这些都很容易观察。而智力测评则复杂得多,需要对行为和心理多方面分析,比较难量化。
对语言发育迟缓测评分析,就能看出,先是测试语言能力相关的项目,然后测评大运动、精细运动等能力,然后再进行整体的发育商评估。在进行发育商的评估时,才会介入智力相关的测试,如果发现智力发展严重落后,才会进行针对性的检查。
而一些严重缺乏语言病理学知识的家长,往往到了5岁后,甚至学龄期遇到学习困难才认识到智力问题,很多智力明显落后的宝宝就诊时已超过了3岁。
通过语言训练,智力能得到提升吗?
5岁以前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期脑功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对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进行有效、合理地康复训练,非常重要
语言认知训练对这类宝宝的语言发育有着确切的促进效果。利用听、口头表达、出声读、复述、听写、抄写以及计算等方式的训练,加以适应性、个人-社交能力、精细动作等,促使大脑边缘系统激素分泌,有效的增强其日常生活信息记忆,有效的增强其交流意识。
大量的实际案例表明,部分智力低下的宝宝,及早发现,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接受言语-认知功能训练+听觉统合训练等联合治疗,确实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脑发育迟缓带给孩子的伤害不容小视,脑发育迟缓主要表现为智力落后。孩子出生后1~3个月内异常安静、少哭或多动、多哭,4个月对母亲无反应,6个月不会笑,12个月不会坐,18个月不会走和讲话。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事物反应差,语言明显落后于同龄儿,还有运动、视听障得,头部呈小头或大头畸形。
1、姿势障得
稳定性差,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姿势别扭,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
2、语言障得
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构语困难、发音不清、口吃。
3、运动障碍
运动能力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手、脚不灵活、笨拙。
4、知觉障碍
对刺激过敏或无反应,出现知觉固定,背景和图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