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 10:49:46
小孩总是坐不住,上课的时候总是乱动,怎么办,是多动症么?
首先,多动症是以「多动」为主的,这些孩子表现的从小别人在走的时候,他就在跑了,跑的特别快。大家会觉得这个孩子根本安静
其次,注意「活泼好动」和「多动」的区别,有的孩子很活泼,回到教室的时候能够安静下来,这种就不属于多动症。多动的孩子是任何情况下安静不下来的,老师越说他越兴奋,尤其在需要遵守规则的情况下,别人的批评建议根本不管用。
海英博士心理医生:多动症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其实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原因的,你要找到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极少有孩子天生有这些问题的。
有孩子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有孩子是想取得别人关注,有的是婴幼儿时没有得到情感满足造成的敏感,有的是上学后犯了错误,家长的过度教育造成的焦虑。
孩子特别好动、上课老是坐不住、小动作多、整天动个不停、活泼乱跳是不是多动症呢?家长应该多多了解多动症的表现,及早识别,并做到早发现早矫正!
提醒:只要满足以下一点,孩子就有可能伴有多动症!
[表现一]注意缺陷:即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听讲,开小差,爱咬指甲,受周围事物所影响,做作业拖拖拉拉,频繁出错,做事有始无终。
[表现二]活动过多:在任何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状态,如上课不断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舔铅笔、切橡皮、撕纸头,拉同学的头发、衣服等。平时走路爱奔跑,轮流活动时迫不及待,常说一些使人恼怒的话,好插嘴和干扰他人的活动。
[表现三] 冲动任性:情绪极为不稳,自控能力差,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不易合群,久而久之可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发生自伤或伤人的行为。
[表现四]学习困难:上课注意不集中,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未听清楚,以致做作业时常常发生遗漏、倒置和理解错误等,最后学习成绩差、学习效率低。
[表现五]行为异常:多伴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异常问题,说谎、逃学、偷窃、离家出走等等。
点击下方链接,获取专业的专注力测评。
竞思注意力科学测评表 (注意力测评)
如何从日常表现判断孩子是否伴有多动症
一、看学校表现
读写能力差阅读能力反应能力上课跟不上老师节奏厌学偏科成绩下降小动作多上课发呆已被干扰同学相处(打架、不沟通、易敏感)老师关系(抵触老师,抵触学科)
二、看家庭作业表现
粗心马虎:注意力不集中拖拉磨叽:自控力差,督促作业一心二用:注意力不集中易被干扰: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理解能力差,依赖家长、抵触老师、上课未注意听讲、不自信
三、生活方面表现
自理自立:做事拖拉,起床拖拉情绪问题:脾气暴躁,动不动发脾气祖辈带大:隔代教育的过度保护
你说东他听西,坐不住,跑来跑去,这是很多语言发育迟缓孩子的训练日常。如何克服专注力差、精细动作发展差等问题,是语言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必须面对的难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关于特殊儿童的精细动作发展。
精细动作发展不仅可以强化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坐得住,还可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些练习可以刺激孩子大脑神经元的发展及链接,对加快语言发展也有帮助。
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认知的发展,或者情绪的控制,这些都跟大脑神经元的丰富程度,包括它的高效链接相关。而大脑的这个发展发育,主要依靠外界环境给予的感官刺激。
说到感官刺激,其中手眼协调,视听协调尤为关键,它们对大脑的刺激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所以,家长有必要给孩子保持一定强度的相关练习,表面上看是提升专注力,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们大脑神经发育进步。
1、坐不住的宝宝。家长可以找一些非常简单的这个手部的练习。比方说像倒水,两个杯子来回倒舀豆子啊,两个碗,从一个碗舀到另外一个碗里面去啊,切水果,包括买一些像那种敲钉子的一些玩具套环这种简单的啊特别容易操作的这些练习,就适合这种完全坐不住的这个小宝宝,都是一些简单的啊手上的一些练习。
2、坐不稳的宝宝。有些宝宝能够稍微坐得住,但保持的时间不长。我们可以用捡豆子,捡珠子等游戏来帮助他们。给宝宝一个碗里面装点豆子,一个矿泉水瓶子。把豆子从碗里面捡到这个瓶子里面去,或者根据珠子的颜色进行分类。还可以让宝宝练习用手指夹纸片,哪怕是让宝宝去玩撕纸游戏,都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注意力的时间。
3、孩子能做主,但专注力差。可以通过摆积木,穿珠子,画图画等等游戏,提升专注力。买一些不规则的积木,让孩子去垒高高啊等等。还有一个非常好就是拨算盘珠数数。还可以让孩子去玩拧螺丝,一个手拿着螺母,一个手拿着螺丝,这样去拧拧螺丝,这个也是非常好的提升游戏。另外还可以让孩子去给画板涂颜色,这个能吸引大部分孩子的注意力。
俗话说,练手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来说,再多的精细动作训练都是辅助,我们干预的核心还是要围绕语言,帮助孩子彻底解决语言发育迟缓问题。还有更多的关于家庭环境训练游戏和技巧。我们后续会分享给大家。
阳光语言矫正中心官网-国内集语音病理学,语言认知学研究,和语言障碍矫正实践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语言障碍矫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