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 15:47:57
孩子说话晚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就当明白孩子什么时候说话才算说话晚,因为许多家长过分关心孩子,总担心自家孩子有不如人的地方。
1岁以前:模仿声音;
1岁~1.5岁:开始能说出几个特殊的字词,但是对语法还不懂;
1.5岁~2岁:词汇量开始增加,甚至能说出句子;
2岁~2.5岁:能更清晰地表达意思,用更准确的词,语法也开始形成;
2.5岁以后:会表达顺序和因果。
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几个月应该都是正常的,有的孩子到二、三岁才开始说话,之后的成长也都正常。
1、语言发育迟缓
造成语言发育迟缓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孩子语言环境频繁更换。
比如说某孩子出生后,爷爷家放半年,讲广东话;外婆家又带半年
这种频繁更换语言环境的情况,在6个月到3岁之间尤为突出。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还不需要上幼儿园。但这个年龄段是正是孩子模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
另外,在宝宝语言学习方面,如果大人的意见不合,态度不一,往往也会导致宝宝说话晚。
语言发育迟缓也是自闭症的一种表现症状。这类孩子喜欢一人独自玩耍,缺乏与父母之间的目光对视,对父母的指令“听而不闻”。对于这些孩子语言发育异常的情况,家长应及时到医院正确诊断,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对孩子进行专业的语言康复训练,不要错过及早干预语言训练的时期。
2、语言发育障碍
孩子2岁还不会说话就要考虑语言发育障碍,需要到医院检查。
首先,要考虑听力障碍问题。听力障碍造成语言发育障碍的孩子占40%。如先天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障碍等,根据听力障碍严重程度及早治疗和干预。
其次,对发音不准的孩子可以到口腔科排除口腔发育问题,如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牙齿缺失或畸形以及舌系带过长等疾病均会引起发音问题。
最后排除脑发育问题,如智力低下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如果孩子两岁仍不能有目的发音,就要及时带孩子去看专业医生。
3、孩子个性孤僻
个性孤僻的孩子一般不喜欢与人交往,也不愿意说话。
4、生活环境差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焦虑不安、甚至恐惧之中,不敢说话。
5、生理缺陷造成的自卑
比如说孩子有口吃问题或者有其他的生理缺陷,因此而自卑,不愿意说话。
听力障碍,听不到或者听不清周围讲话的声音,孩子就没有学习模仿的对象就无法练习发声,所以没办法用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如果宝宝的智力发育检测后确定有问题,其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相比同龄人会差一些;在宝宝听力不存在问题时,发现宝宝语言发音存在很多错误,家长们要检测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存在异常则需要对宝宝进行专门发音和专门说话的训练。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孩子学说话是需要语言环境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和孩子说话,多交流,包括肢体交流和情感交流,这都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
同时还要注意孩子生活和稳定,不要经常给孩子变换环境,也不要给孩子经常变换抚养人,包括保姆,要保证孩子稳定的学习语言环境。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给孩子提问题,让孩子复述,让孩子给你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孩子多讲话,尤其是要注重孩子平常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对于孩子在讲话方面的进步要及时肯定和鼓励,激励孩子更好地坚持下去。
特别是对于孩子产生焦虑不安、恐惧情绪的根源在哪里,一定要认真解决。包括父母经常吵闹对孩子的影响,包括外界对孩子可能存在的威胁,包括孩子曾经受过的心理创伤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孩子的说话问题很难有改观。
一方面是接触的东西多了,孩子就会有表达的愿望。另一方面,走出去往往会改变孩子的心情,好的心情有助于孩子产生表达的意愿。
孩子们其实很愿意和同伴们在一起,交往得多了,不自觉地就会说更多的话。
这里特别强调,大部分不爱说话的孩子主要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所以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家老大刚过了三岁生日,就上了小班,只会说词语,还不能说完整的句子,这说话应该就算晚的了吧。
我自己带孩子,自己说话就少,和孩子交流也少,孩子没有一个很好的环境来刺激他的语言发育。家里如果有多人,肯定会不一样。
还有一个原因,比如孩子要拿苹果吃,他只是指了指,我就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苹果给他了,不应该这样,应该让孩子自己表达出来,这样对孩子语言发育有很大的好处。
孩子上小班一个月的时间,国庆放了假,就变成了小话唠,在幼儿园,他看见别的小朋友都是这样交流的,受到了熏陶。
语言环境很重要,还有家长要“装傻”,不要孩子只是手指了一下,你就帮他完成了,要让孩子自己表达出来。
首先,不知道你说的孩子说话晚是具体指哪个时间段。
其次,孩子说话晚的情况有很多种。
有些是因为家长的引导,有些是因为孩子的疾病。
我说一说我看到的身边的例子,看有没有参考价值:
有个朋友因为一直忙,就让他的母亲带孩子。他的母亲住在乡下,一天到晚忙农活,没有时间引导孩子说话,或者说没有意识引导孩子说话。
孩子两岁多了,还不会说话。一家人都比较着急。朋友赶紧把孩子带回来。大家喊他们带一段时间再看。
他们经常把孩子带出去玩,平常也教孩子说话,经常和孩子交流。
没过多久孩子就能正常说话了,一家人才放心下来。
所以,可以看看孩子的语言环境如何。一定要给孩子创造说话的环境,多做引导,让孩子有学说话的机会。
二、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方式不恰当。
我有个亲戚脾气暴躁,说话声音像打雷,一点耐心都没有。她老公出去打工了,就她一个人在家带孩子。
她动不动就发脾气,孩子一哭就骂,有时还拍打孩子。
孩子快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她老公回来带孩子去检查,没啥问题。他在家带一段时间,孩子就会说话了。
大家毕竟不是专业医生。如果孩子说话太晚,而且说得不利索或者有与正常孩子不一样的地方,还是要去医院找专业医生。
为了能理智的回答这个问题,我特意去查了外网的资料
译文如下:
尽管特定阶段的时间安排确实会发生变化,但儿童语言发展依然遵循固定的规律。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速度既取决于他们先天的神经认知能力(可能由遗传决定),也取决于他们的环境和以前接触人类语言的情况。语言发展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体验周围其他人所说的语言,并受到与他人交流的动机的强烈影响。
然而,一些 18-24 个月的婴儿在没有任何明显的听力问题、认知发展问题或相关出生史的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言语迟缓或词汇量有限。这些婴儿通常被称为说话晚者 (LT)。在某些情况下,语言发展的所有阶段都会延迟,第一个单词在两岁时才出现,第一个句子直到孩子三岁生日后才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言语迟缓是在 24 个月大时根据有效词汇量少于 50 个单词以及无法或不愿意将两个单词组合在一起而被诊断出来的。
语言障碍不应与 LE(说话晚) 混淆,因为后者不一定是病理性的,而是语言代码渐进学习的一部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 将语言障碍列为诊断类别。根据 DSM-V,语言障碍是指儿童难以获得和使用语言的病症,这种情况并非归因于运动、感觉、认知、遗传或其他因素。语言障碍家族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构音障碍/构音障碍、言语障碍、言语听觉失认症、贫血症和符号缺失症。此类疾病通常是由神经病变、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与言语相关的运动不协调引起的。
在某些情况下,婴儿说话晚和言语迟缓的早期诊断可能会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例如,在某些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男孩比女孩开始说话晚,或者晚说话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造成的。因此,家长有时会低估晚说话的问题(贵人语迟等等),从而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尽管 说话晚的孩子可以在 6 至-7 岁时有所提高,但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孩子与同龄人相比,依然表现出明显较弱的语言技能。例如,一项研究发现,虽然 13 岁的 LT 在一系列标准化语言和阅读任务中获得平均分,但与同龄人相比,他们在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和言语记忆方面的得分明显较低。因此,有人建议 18-35 个月大的 LT 应接受筛查。
很多说话晚的孩子在文字处理、学习和表征的词汇语音方面遇到了重大障碍。这意味着 他们掌握的词汇含义没有那么明确,并且它们在语音处理过程中需要额外的语音信号来识别和分析单词。一般来说,患有 SLI(特定语言障碍) 的儿童,尤其是 LT 儿童,表现出语音工作记忆的显着降低。为了表现出相似的表现水平,LT 和患有 SLI 的儿童需要至少是同龄人两倍的练习和培训。LT 面临的另一个困难是他们无法在记忆中保留非单词并在重复任务中使用它们。另一个缺陷是他们无法利用词汇和/或亚词汇信息来促进与他们已经知道的单词相似的非单词的重复。
阳光语言矫正中心官网-国内集语音病理学,语言认知学研究,和语言障碍矫正实践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语言障碍矫正机构。
孩子说话晚是多晚?正常发育阶段发展的孩子,如果语言跟不上实际发育年龄,应该是及时需要关注起来,一旦落后很多,就要考虑很多原因了。比如在给孩子做定期体检的时候,听力筛查是否有异常,如果听力有问题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比如排除生理原因如舌脐带过短过长或者隐形唇腭裂这些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之外,孩子的智力发展是否符合实际年龄也是影响语言表达的原因呢。当然了,如果家中有亲属讲话也晚,也是有遗传可能的,但不是主要原因。最后就是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这些都有可能是导致孩子语言发育晚的成因哦。不管是哪种情况吧,只要发现孩子语言相对落后同龄儿童,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做诊断,根据结果来针对性的给孩子选择专业的语言康复机构进行语言康复,同时家庭语言环境也要充实起来,多鼓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