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6 14:26:39
如何向孩子解释,“为什么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小孩子说话都没用?”?
孩子想争取与父母平等对话,有时候我限制他玩游戏,或者让他睡觉,他就会这样说。
权利与责任相匹配。
大人在家庭中拥有更多的权利,是因为他们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小孩子并不知道。
语义学家温德尔·约翰逊(Wendell Johnson)认为,用静态的语言捕捉变动不居的现实,会造成许多困扰。他讲道:“我们的语言年代久远,但先天不足,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
对于年龄不大的孩子,如何利用语言这一工具来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他们还没有很好的掌握。
所以,作为父母,听到孩子的问题,不要忙着回复,指责或者评判。孩子说出这句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我们先想想,先听听。
通常,听到自己意料之外的话时,我们有四种反应: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如,听到孩子说为什么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说什么都没有用!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是不是什么时候忽略孩子的需求了,真是太不称职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如,听到孩子说为什么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说什么都没有用,这时,我们可能会驳斥孩子:“因为我是你爸爸/妈妈,怎么说是我的权利!”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如,听到孩子说为什么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说什么都没有用,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孩子这么说可能是因为他需要尊重,理解,支持和关爱。
对于以上四种反应,第一第二种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实际性的帮助,只会让无端的情绪蔓延,甚至更糟。后面两种则有助于我们看到自己和孩子内心的真正感受和需求。
所以,父母在听到孩子提出问题时,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当父母听到孩子的问题时,观察当下的情况及孩子提出问题时的行为(低头,抬头,对视,搓手……),语气(急切,缓和……),情绪(高兴,难过……)等。
同时,注意观察和评论的区别:一般使用形容词,推测,缺乏依据说出的话都是评论。
孩子,你怎么无缘无故对我发脾气(评论)
爸爸看手机时抠鼻子(观察)
妈妈是超人(评论)
妹妹今天穿黄色连衣裙好看(观察)
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
作为父母,是不是很少听自己孩子说完整的话,每当听到“妈妈,我想吃冰淇淋”,你就会说,冰淇淋吃多了对牙齿不好,我们不吃了;每当听到“妈妈,今天小明太搞笑了”,你就会说,昨天不是跟你说了,他不是一个好朋友,以后不要跟他玩了;每当听到“妈妈,我想要这个玩具”,你就会说,家里都有这么多玩具了,还要什么玩具……久而久之,孩子是不是不愿意跟你说话了,慢慢变得沉默了。
所以,真正的会倾听孩子很重要,在听的过程中,放下当下手里的活(如果放不下,就让孩子等下再说),看着孩子,听他说完,然后问他需不需要听听自己的想法或建议,如果他不需要,那就控制住自己强烈的表达欲,如果需要,那就组织好语言再说。
在听年龄不大的孩子说话时,需要耐心加引导,引导是为了帮助孩子回忆当时的情况。
听孩子说完,我们要透过他说的话理解他当下的感受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适时给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孩子觉得不对,还可以纠正。
如,听到孩子说“为什么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小孩子说话没用”,这时,我们可以尝试理解: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控制太多,或者是哪件事让孩子感觉到被忽视,或者是没有听孩子说的话,让他感觉自己在这个家没有被尊重……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出自己听到孩子问题的感受,二是引导孩子说出他内心的需求。在说的时候,都要说清楚,如果有要求,提的要求越具体越好。如果大家都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这里要注意一下不要把自己的不愉快归咎于对方,如,妈妈听到你说的话很难受,言下之意是,你的不开心,是孩子的言行造成的。看到父母痛苦,孩子会感到内疚,进而调整自己的言行来迎合父母,遗憾的是,这种改变只是为了弥补自己的内疚,而非内心真实想法。
说出自己的感受为什么如此重要,这里引用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Dag
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孩子,来感受孩子的内心,来满足孩子的
综上,如何向孩子解释“为什么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小孩说话都没用”。
妈妈:你跟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刚刚让你吃菠菜,而你没有吃
孩子:是的
妈妈:是因为你说不想吃,而妈妈还让你吃吗?
孩子:是的
妈妈:你为什么不想吃菠菜呢?
孩子:因为我觉得菠菜的味道不好,而且也不喜欢吃长条的菜
妈妈: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孩子:有,你老说蔬菜对身体好,要我吃,但是我看爸爸经常吃肉,也很少吃蔬菜,为什么他可以不吃,我就一定要吃
妈妈:还有吗
孩子:暂时没有了
妈妈:你觉得爸爸是大人,说不吃蔬菜就不吃,我也没有要求他吃,而却在你明说不吃蔬菜的时候还要求你吃,所以你就觉得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你说的却没有用。
孩子:是的
妈妈:宝宝,妈妈让你吃蔬菜,是因为上次体检,医生说你缺乏维生素,而你也经常便秘。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蔬菜,那我们想其他方法。
还有,你是我们家的一份子,你说话是有用的,只不过下次跟妈妈爸爸说时,你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我们有什么要求也要直说,不然,我们怎么能猜透你的心思呢?
孩子:我可以吃除了菠菜以外的蔬菜,我也爱吃苹果,我就是希望我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爱吃的东西
妈妈:好的,妈妈懂了,从明天开始,你点菜,我来做,但我们要记得以前的约定,零食少吃。
孩子:好的
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的沟通。
很多人都没说到点上,孩子这么问,其实正是孩子开始产生独立意志,他在索要个人“权力”
你只需给ta权力,跟孩子约定好“玩什么你说了算,玩多久妈妈说了算”
恰当的做法是承认乃至欣赏孩子身上出现的这种独立性,同时又清楚地告诉孩子,他的界限在哪里,怎么做才是安全的。
”妈妈,为什么我都要听你的?!“小猪有时候愤愤不平,尤其是我需要她马上行动时。
”因为,我说得有道理啊。“我一愣,然后笑笑地说。
”什么道理?“真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因为XXX,那你希望妈妈怎么和你说呢?“
”我想多玩一会儿..."
“那好啊,你再多玩XX分钟,我会提前提醒你,如果时间到了你还没有行动,下次就不能延长时间了,而且还会有XX处罚..."
我家娃提出这种问题时,一般都是想要多玩下他正玩的某件事情,我认为这其实就是时间管理的问题:事先约定好时长和奖惩规则——快到时间时提醒——适当示弱和通融/执行规则
我是 @燕掌门AngelWu ,每天和你讨论儿童教育话题。
因为小孩子做错事情,大人要负责啊。
如果小孩子累了,或者孩子穿少了,着凉了,生病后。
父母互相之间也会说是对方的责任,不会说是孩子的责任。或者如果有老人帮忙看孩子的话,会说这是老人的责任,不会说是孩子的责任。
孩子生病是父母没有照顾好,所以父母必须好好照顾孩子。不怪孩子是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
什么时候孩子什么时候懂得为什么要按时睡觉,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没有父母盯着也会做到,父母自然就不管了。
孩子摔跤,是大人没有看好。
孩子成绩不好,是大人没有好好教对不对。
孩子在外面砸碎玻璃,打伤其他孩子,是大人赔偿,而不是孩子本身赔偿是不是?
大人对孩子有责任,所以大人什么都要管。
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大人就渐渐不管孩子了。
也就是说,孩子要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安排钱和时间,自己学东西,等孩子都学会了,自己会做了,大人就不管了。
所以不是年龄大的人就没有人管,而是懂事的人不需要别人管他。
而一般人是说年龄大了就会懂事,但是也不一定。
什么罪犯啊,坏人啊,就是年纪一把也不懂事,所以要警察叔叔去管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