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6 12:11:46
四岁的孩子自己玩的时候一直不停说话正常吗?
女孩孩子四岁,半年前刚有了弟弟,相对照顾她就少了些。下午四点半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和家人打个招呼喝点水后就开始自己过家家玩,除了吃饭喝点水和偶尔和我们简单互动,可以一直说话不停到晚上十点睡觉,躺床上还在说。我都担心嗓子说哑了。这是四岁正常的现象吗?孩子平时交流没问题,会和我们说陪她玩吧,但我们也就能陪几分钟,剩下时间还是她自己玩。
挺正常啊。
孩子四岁的时候还处在前运算阶段,开始能运用言语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他们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也就是俗称的“万物有灵“阶段。所以他在玩的时候把他的玩具都认为是有生命的,可以交流的。我们小时候女孩喜欢玩布娃娃,男孩喜欢玩手枪啥的也都是如此。所以在玩的时候她其实一直是在和玩具说话呢!
不过,更好的方法是家长多多抽出时间,积极参与到孩子的玩耍互动中来,利用孩子“万物有灵”的时期,寓教于乐,教会她一些基本道理,比如捉迷藏,看图编故事等益智游戏。这样孩子的说话对象就转向了父母,还能更好地促进亲子关系哦!
看图编故事的成长目标:
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增加宝宝的词汇量,丰富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简单准备:
安静的环境,一些情境类图片。
现在开始:
1. 家长拿出准备好的情境类图片,先让宝宝说说图片的主人公是什么人或什么动物,问问宝宝图片上都有什么,他们又在做什么。
2. 问完这些后,家长可以让宝宝把这个小故事从头到尾讲一遍,并引导宝宝说说接下来的故事情节。
休息:所选的图片情境尽量简单,另外家长要多用提问的方式,而且要不断鼓励宝宝哦!
推荐以下图书应该有帮助!
祝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正常现象!
孩子在发展过程,会有这阶段,自言自语,大部分的时候处于内心对话状态!当孩子沉迷于此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她,这本身也是孩子的一种发展!
陪伴的时候,除非得到孩子的许可和邀请,一般不建议轻易干涉和打断孩子!
多关注老大。孩子感受太孤单,在寻求爸妈关注、爱和陪伴。
在孩子心中最怕的是父母不爱自己。尤其是家要二胎的孩子。
对孩子来讲,她不明白新来弟弟是什么概念,在她心中只是知道她曾经独拥有的父母爱和关注,现在被她这个弟弟抢去了,她心里是焦虑的,她想用她仅有的表达方式去让大人看到,她的不安全感。所以大人还是要引起重视。
在家庭当中,尊重序位很重要
大女儿是先来到这个家庭,所以她的关注是要在最先的,然后才是弟弟。如果父母懂得这个规则并尊重这种爱的法则去对待女儿,就会让两姐弟间的平衡,同时给到女儿足够关注和陪伴,并引导女儿一起去倍伴弟弟,树立女儿做为姐姐存在的价值感,姐姐爱护弟弟,弟弟尊敬姐姐,建立姐弟间的和谐有爱的关系。
但大人会经常忽略,觉得弟弟小,十二分精力都聚集在弟弟身上,什么都要求姐姐让,自己玩,这种无意识的互动方式,会导致先到的姐姐被冷落,因为当原有的爱和关注和被分走,心中不平衡就会因得不到爱而产生愤怒,失落或恨。。。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的成长,及破坏姐弟间和谐共处的原则,持续久了就产生一些影响心里健康的问题。
所以建议要二胎、三胎的妈妈爸爸们,多关注。
祝福你们。元旦快乐!
分享共勉,感恩!
如
非常正常。
如果宝宝叫你陪玩,你就尽量满足,这是安全感的满足。
如果宝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你就尽量别打扰,这是她大脑注意力提升的绝佳机会。千万不要一会儿叫她吃东西,一会儿叫她喝水,起码让她玩够45分钟再打扰。如果你实在是觉得她应该吃喝,不打扰的情况下,喂就好了。
这挺正常的,我们思考是用的内部语言,也就是思考用的语言,特点就是不出声的。当然有的人思考可以听到自己思考的“声音”,有的人却没有这个“声音”。而孩子的内部语言发展不完全,还没有办法不出声思考,因此思考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来。
这是发展出了独属于孩子的特殊内部语言,他们往往会在游戏中将自己的设想、构思、疑问、惊喜、发现等都说出来。
而且孩子刚学会运用语言,对语言的力量和巧妙感到很神奇,就像稍小的时候身心发展喜欢咬东西,扔东西一样,都是为了熟练运用,探索世界。
还有一点,在孩子看来,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活得,万物有灵,因此会尝试和不同的东西交谈、沟通。等到孩子不断地尝试后,就会慢慢明白它们不会回应了。
因此 , 当发现孩子一个人嘀嘀咕咕 , 或独自惊奇时 , 父母不应简单、粗暴地阻止和指责。随着年龄的增长, 孩子自言自语的现象会逐渐消失。
当然了,有些成年人也会一直自言自语,这是小时候内部语言没有发展好,或者养成了习惯的原因。要避免这个情况,我们家长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 向孩子提出“想好了再动手”的要求 , 以帮助孩子尽快养成不出声思考的习惯 。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应该采取的大方向,就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放手,让他们尽情地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回到题目,我们也要对孩子保持极大地关注,让孩子感受到关爱,这样子有助于孩子感情方面的发展。如果不对孩子表达感情,或者不擅于表达,就很可能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情绪功能的缺失,不会爱人,不懂得爱人,这都是很不好的。
所以不管多忙,还是应该抽出来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如果实在没时间的话,也可以多抱抱孩子,表达一些爱意。中国的父母相对来说会更含蓄一些,拙于表达。这就需要更多的陪伴,如果拙于表达,还不经常陪伴,往往会导致孩子感情功能方面发展的空白。
最后就是一点,孩子的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根本不会感觉到累,可以疯玩一整天,但是这并不是说孩子就不会累了。累其实就像疼一样,是对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小孩子的这种机制还不完善,很容易出现今天疯玩一天,第二天就生病的事情,家长这方面也要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