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05:51:09
宝宝学说话,该不该跟他说方言?
受目前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学说话的时候都选择教他们普通话,而且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让孩子在城市里上学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说普通话了,而且从心里我们会认为说方言很土,说普通话就很高大上了。
“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这是对中国地方方言文化最生动的概括,而且方言作为地方的传统文化,需要人们的继承,中国改朝换代这么多次,语言作为一个地域千百年文化的积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著名主持人汪涵的语言天赋极高,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他精通上海话、粤语、湖北话、四川话等多种方言。有人统计过,汪涵在节目里秀过不下20种方言。这种用方言“套近乎”的主持风格,让汪涵成为无数人的“老乡”。
而汪涵在与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交流时发现,不管这些孩子是哪里人,他们大多听不懂也不会说自己的家乡话。“现在很多孩子只会说普通话和英文了,我觉得很可惜,因为每种方言都代表了一种地域文化。”
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知识体系,消亡一种方言,就是消亡一种知识体系。“全世界现存6000多种语言。但是随着全球化和城镇化,这些乡音正以每两周消亡一种的速度在减少,而乡音背后的文化基因也在被我们不自觉或者不自知地剪断,这个非常可怕!”
那么在宝宝语言初学期,我们要如何权衡普通话和方言的分量呢?
1、方言有利于情绪的表达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吵架的时候情绪激动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冒出几句家乡话,似乎只有那样才能完全表达出当时自己的心情。
近年来在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小品、歌曲中方言的使用频率层出不穷,一般方言一说就能逗得大家哈哈笑,这些改变无疑体现了方言强大的情绪感染力。方言有利于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帮助孩子全面宣泄自身情绪。
2、复杂的语言环境更有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
虽然有研究表明还在在复杂语言环境中会导致宝宝晚说话,但是世界著名早期教育专家、哈佛学前项目总负责人伯顿.L.怀特说:
如果家长的两种语言都说得
从小能多接触几种语言对发音的敏感度更高,也许对语言的辨识能力也更高。所以说对于宝宝说话这件事情上一定别操之过急。
3、别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对语言的学习能力也很强,家乡话长期的耳濡目染自然会理解,汉语32种音调中的方言音素,北京话大概二十几个,上海话大约四十几个,闽广一带就更多了。音素越多的语言,学习和理解外语越容易, 而普通话中的音素只有八个。因此学习方言将帮助孩子更好地开发智力,这在学习外语等音素较多的语言时将会事半功倍。
古人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可以让你走得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让你不要忘记你从哪里出发,更让你感受到无限的温暖。你还会拒绝孩子学习家乡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