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4 13:40:24
宝宝说话晚~说话不清楚~来都是你的错!
妈妈A:面对六岁即将上小学的宝贝,他的语言表达还不流畅,焦急时只会嗯嗯声,这让人既心疼又担忧。会不会以后都这样呢?
妈妈B: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说话结巴,常被家人逗笑,结果反而变得害羞,后来才慢慢自信开口。宝宝的语言发展有其规律,不必过于担忧。
一般来说,7-8个月的宝宝能发出单音,12个月会叫“爸爸”“妈妈”,3-4岁能与大人完整交流想法,5-6岁语法渐成熟,能讲述故事。
如果宝宝说话不清,可能与家庭环境、语言环境或教养方式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可能影响因素:
1. 过度包办:如果孩子衣食住行全由大人一手包办,他可能缺乏开口需求,学说话的动力会减弱。
2. 语言纠正不当:纠正宝宝发音时,要耐心引导,用标准普通话,避免玩笑,以免增加他们的压力。
3. 电子设备过度:过早接触电子设备减少了与人的互动,对语言学习不利。即使是会说话的宝宝,也要控制屏幕时间。
4. 家长语速过快:说话要慢下来,让孩子有时间模仿,理解并重复。
5. 父母焦虑:过度比较和压力会让孩子感到负担,反而影响说话。
应对策略:
- 提前互动:即
- 使用简单易懂的“妈妈语”,如慢速、重复和夸张的表情。
- 通过游戏和实物引导,培养语言环境。
- 鼓励社交,让宝宝多与同龄人交流。
- 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例教导宝宝说话,避免在他人面前贬低他们。
如果宝宝说话明显落后,及时寻求专业意见,如儿科医生或语言治疗师的建议。
来源:新生儿护理(@Newbaby365)
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