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2 23:20:39
孩子长期说话吐字不清,家长需警惕语言障碍
针对学龄期孩子说话不清的问题,专家提醒:1-3岁的宝宝学语含糊是正常现象,但若过了这个阶段仍口齿不清,家长需留意。湖南的王先生就面临儿子小伟的挑战:9岁的他说话含糊,逻辑混乱,与同龄孩子相比明显落后。
小伟从出生到3岁,尽管经历过一次严重腹泻,但整体发展并无明显异常。然而,他直到3岁多才学会简单词汇,且沉默寡言。上学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依旧不足,阅读困难,记忆力弱,学习进度缓慢,动作也比同龄孩子慢。
今年1月,王先生带小伟到脑瘫科就诊,尹靖宇主任发现小伟内向,语言能力有限,初步评估智力稍低,注意力难以集中。小伟的手指协调性差,精细动作困难,站立行走虽能自理,但姿势异常,平衡感欠佳。最终诊断为混合型脑性瘫痪、构音
脑瘫患者中,语言障碍高达70%以上,尤其在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中常见。手术如颈动脉外膜剥脱术+迷走神经隔离术,能有效改善构音障碍,提升咀嚼吞咽、减少流涎,对认知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这种手术通过切除部分交感神经网和隔离迷走神经,改善语言、流涎和肌肉问题。据统计,80%的构音障碍患者术后有显著改善,包括吞咽、运动和认知功能。手术一般适合2岁以上的患者,需双侧同时进行。
语言发育迟缓对脑瘫儿童来说是个大问题,可能影响日常交流和心理健康,甚至导致他们变得敏感、自闭。因此,一旦发现孩子语言发展异常,应尽早带他们到专业医院就诊,早期干预,保障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