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4 01:20:31
儿童按摩杨晓: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家庭康复训练的原因、表现和指导。
儿童按摩杨晓: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家庭康复训练的原因、表现和指导。
很多家长在得知孩子发育迟缓时,有时会安慰自己:“等他们大一点,就会知道这些动作了,所以不用担心。”但是真的不用着急吗?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什么叫做运动发育迟缓,它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1.什么是儿童运动发育迟缓?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常发生在婴儿期,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婴儿。例如,3个月后,他们不能站起来,6个月后,他们仍然不能翻身和用手抓东西。这一时期的运动发育
二、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主要临床表现
虽然原因不同,但儿童运动发育迟缓最主要的特征是在运动中受到明显的损害,表现为明显的运动发育迟缓:如行走、爬行和独坐都是落后的;发现标准化运动技能测试比预期年龄低2个标准差以上。
婴儿运动发育迟缓往往不易被发现,错过了关键的治疗时间。父母和保健医生应注意6个月内出生的儿童的以下任何表现,积极请有经验的儿科医生诊断,并尽快接受儿童康复医生的培训和指导。
1、身体柔软且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的症状,可在1个月内看到。如果持续超过4个月,则应注意严重脑损伤、智力障碍或肌肉系统疾病的发生。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过高的症状,在1个月内可以看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要注意脑瘫的发生。
3.反应迟钝和反应迟钝是智力迟钝的早期迹象。
4.头围异常:头围是反映大脑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患儿往往头围异常。
5.体重增加不良和母乳喂养不足。
6、姿势固定不动,常因肌肉张力异常引起脑损伤,如角弓内翻、蛙位、倒U型姿势等等。
7.不要笑:如果2个月不能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则应注意智力障碍的发生。
8、手握拳:如果4个月不能打开它,或您的拇指内收,特别是在一侧上肢,它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因此要注意偏瘫的发生。
9、身体扭转:3~ 4个月的婴儿出现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10、头部不稳:如果4个月不能俯卧抬头或坐着时头部不能直立,这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迹象。
11、斜视:3-4个月的婴儿出现斜视和
12.不能伸手抓东西:如果4-5个月不能伸手抓东西,就要注意智力障碍或脑瘫的发生。
13、盯着手看:6个月后仍然存在,因此要注意智力障碍的发生。
除了运动障碍外,由于不同的病因,运动发育迟缓儿童还可能伴有智力、语言、社交等异常。
3.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哪些?
1.家族遗传因素
部分婴幼儿会出现暂时性运动发育障碍或发育迟缓,家族中也有类似病史,这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其原因尚不清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运动发育最终会达到正常。
2.环境因素
由于不正确的养育方式和缺乏锻炼和锻炼的机会,体育发展会落后。例如,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父母没有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底太厚或太薄都会影响他们学习走路。
3.智力迟钝
这是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精神心理学、教育和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智力发育迟缓的婴儿比正常儿童发育得更慢。
4、脑损伤和脑发育障碍
这是最影响体育发展的原因。例如,与孕妈妈受孕前后有关的环境、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进而导致早产、围产期缺血缺氧等。,所有这些都是高危婴儿存活后脑损伤的重要原因。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是脑瘫的主要发病机制。
第四,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早期症状
1.宝宝的手和脚经常“僵硬”且感觉“非常强壮”,在活动时会感到阻力或柔软;
2.满月后总是后仰,坐起来站不起来;
3.当你三个月大时,你不会抬头或看起来很虚弱;
4.四个月大时,宝宝握紧了拳头;
5.宝宝五个月的时候不会翻身,趴着的时候胳膊支撑不住体重,不会用手往嘴里塞东西;
6.当你八个月大的时候,你不会独立地坐直;
7.我九个月大的时候不会爬;
8.当我十五个月大的时候,我不会独自行走。
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在婴儿期很常见。这一时期出现运动发育迟缓,远期预后可能正常,但更多是脑瘫、智力低下等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婴儿期有明显的运动异常,或婴儿期仍无明显改善,则可能有终身运动异常。因此,了解正常儿童运动发育里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是防治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关键。
5.运动发育缓慢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物理显影
婴儿时期是建立孩子从躺下到爬行的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锻炼帮助宝宝的肌肉和力量得到发展。晚抬头、晚翻身、晚爬行,很多家长认为问题不大,但对宝宝日后的身体发育影响很大:驼背、站不站、坐不坐、不爱运动、容易疲劳等。,这些都是明显的特征。
2.阅读能力
婴儿时期的原始反射——不对称颈部紧张反射,如果在婴儿出生后六个月不加以抑制,很容易影响婴儿越过中线,使眼睛很难顺利地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从而影响将来的阅读技能。有些孩子甚至成年人会出现不喜欢阅读、阅读时头晕头痛、跳台词的情况。
3.集中
无论是在小学、中学甚至是大学课堂上,我们都不难看到坐不住的学生只要你坐一小会儿,你就会感觉像一只蚂蚁在咬你。你必须不断改变坐姿才能感到舒适。这与前期缺乏爬行运动导致的肌肉松紧度差密切相关。
4.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是很多女生的噩梦,尤其是立体几何和证明问题的逻辑。事实上,如果爬行在早期发展得很好,它可以增强我们的空间感和方向感,我们的视觉想象能力会更好,因此学习数学会更容易。
5、写作和语言技能
母亲们还记得婴儿出生后母乳喂养的乐趣吗?婴儿在吃奶时经常喜欢抓妈妈的衣服。但是,如果宝宝出生后六个月手和嘴没有分开,会影响宝宝嘴和手的发育,使宝宝将来容易出现问题:写字时咬笔、说话不清楚、说话时手部动作夸张、手笨拙、写字不美观、写作业时间长等等。
6.社会情感发展
宝宝的身体发育早于心理发育,而身体发育对心理发育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成年朋友会胆小怕事,不喜欢改变,这可能是婴儿期的原始反射——惊吓反射没有被抑制所致。然而,有些朋友总是鲁莽行事,不知道如何读词和读心术,从而导致人缘不佳。追寻问题的根源可能会发现,缺乏早期锻炼导致内耳前庭迟钝。
第六,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家庭康复指导
(一)家庭康复注意事项
1.康复训练应在孩子清醒且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建议在宝宝刚起床后或喝完奶休息后进行。
2、康复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可分次进行,每次康复训练时间应在1小时以内,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一般情况进行调整。
3、训练的难度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肌肉有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
4.注重互动,强调孩子的积极参与。可以结合游戏,寓教于乐。同时,当孩子正确完成时,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
5.训练应遵循儿童运动发育的顺序,每一个里程碑式的动作如抬头、翻身、独坐、腹爬、四点爬、膝站、独站、行走等。应该努力加以规范,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发展铺平道路。
每个重要发展阶段的家庭康复训练要点
1.抬头:俯卧位抬头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标志性动作。家长可以在仰卧位引体向上以加强对头部的控制,或在俯卧位使用玩具逗孩子抬头和左右转头,或在俯卧位使用巴氏球以加强对头部的控制。
2.翻身:翻身通常在出生后3-4个月建立。原始反射残留和肌张力增加是翻身延迟的主要原因。如果孩子能自己主动翻身,家长可以通过玩具引导他;如果我们不能主动翻身,我们可以通过下肢翻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必须能够主动转动头部来带动整个身体完成转动动作,所以良好的头部控制是基础。
3.坐姿:坐姿是直立姿势发展的中间姿势,孩子不会坐是不可能站起来的。独坐的完成标志着最基本的动作——坐姿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的完成。家长可以在家里使用巴氏球和楔形垫来练习坐立,这应该循序渐进,让孩子有一个适应过程。
4.腹部爬行:爬行可以促进下肢相互作用的协调性,为独立行走奠定基础。促使孩子重心前移,出现下肢分开的动作,从而提高下肢的负重能力。有些孩子在这个时期开始时的动作会比较简单和不协调,这可能是痉挛引起的。家长可以将动作分解后单独练习,然后在孩子主动爬行时给予适当的辅助。
5.四点支撑和四点攀爬
6、跪姿,跪姿
儿童膝盖在训练中的正确姿势应该是:膝盖弯曲90度,臀部充分伸展(即直腰)。
在双膝站立的基础上,单膝站立是在跪在地上的同时抬起另一条腿,使其落在脚掌上。
7.站立与行走:站立是行走的基础。正确的静态站立是双腿伸直,脚掌平放,头部居中,躯干伸展,肩部和臀部在同一平面。动态站立是指头部、躯干和四肢的所有部分都可以随意进行适当的活动,同时仍然保持平衡。孩子只有完成静态和动态平衡,才能正常行走。
儿童按摩杨晓: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家庭康复训练的原因、表现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