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8 06:02:30
小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楚,同时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应该怎么、样去引导他?
0~6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0~2岁。在这个时间段,你只要在正确的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他的语言就会得到充分而健康的发展。
要想在语言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0~2岁积极回应他们的发音或者语言;在13~20个月的时候对他进行“语言轰炸”,增加对话。如果有条件,同时进行多种语言的培养;在2岁以后多讲睡前故事。这是所有父母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3~6岁多和孩子交流对话,鼓励他们相互沟通,多进行亲子阅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阅读和交流技巧不会自发产生,需要家长明确耐心地引导和训练。
我们说的气质,不是平常说一个人很有“气质”的意思,而是说宝宝的脾气和秉性,这个概念表达的是孩子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行动和思考。
打个比方,两个孩子能够自己穿衣服了,其中有一个孩子,他就可能会穿得更快,穿的时候更加专注,而且更喜欢穿新衣服;而另外一个可能穿的时候心不在焉,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打扰。所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一个孩子的气质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打算做什么。同样的场景,不同气质类型的宝宝就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来应对。
气质是天生的,而且很稳定,不是你可以轻易改变的。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个孩子3岁时的气质类型和7岁时的人格密切相关,甚至可以预测他18~21岁时的人格特点。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孩子的个性是很不容易改变的。
所以,父母应该用更自然的观点来看待孩子的天性。当你们意识到,孩子特别爱发脾气或者特别胆小,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任性、懒惰或者是顽皮,而是因为他们天生的气质使然,你们的心态可能就会更加平和。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可能会觉得是自己没带好,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觉得应该去纠正和控制孩子,帮他改变这种坏脾气。如果你这样认为,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
因此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对于家长理解孩子的行为以及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那怎么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呢?
孩子的气质类型最早的研究是来自美国的“纽约纵向研究”(NYLS)。这些心理学家非常了不起,他们对133个人从婴儿起一直跟踪到成年,持续了20多年的时间,并编制了孩子成长过程不同阶段的气质测试量表。
要了解孩子气质类型,可以带孩子去找心理咨询师做相关的气质类型测试。但是,目前心理咨询发展还比较缓慢,不方便而且也比较昂贵。因此可更简单一点,直接找专业的心理测评机构去做最专业和前沿的测试,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并得到相关的教养建议。以下就是国内专业的关于孩子气质类型的测评:
寸辛1-4月小婴儿气质测试(EITQ)
寸辛5-11月婴儿气质测试(CITS)
寸辛1-3岁幼儿气质测验(CTTS)
寸辛3-7岁儿童气质测验(PTQ)
寸辛8-12岁儿童气质测验
了解婴幼儿气质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就是蒙台梭利表达过的一种思想:“孩子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做父母的教不了他什么,只要提供足够好的环境、足够多的爱,他们就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下去。”
个人认为如果发现宝宝语言发育迟缓,跟同月龄宝宝相比语言表达能力差,口齿不清,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等问题出现。首先要到相关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做详细的医疗检查,经过医护人员检查诊断“宝宝语言发育神经系统是否正常(迟缓)”。如果诊断“宝宝脑神经发育异常”,导致语言发育神经系统受损,出现语言功能障碍,需要用某些药物配合医治,才能恢复正常健康的脑神经语言发育,那就要听从医护人员指导,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按医护人员具体有效指导方案要求,进行语言功能锻炼或其它辅助治疗,尽早尽快让宝宝恢复正常健康的语言发育功能。
如果宝宝各方面发育正常,只是语言发育神经较同龄宝宝迟缓,不需要医治,随年龄增长,宝宝自己可以慢慢发育恢复正常,就只需要家人心平气和的耐心帮助宝宝做好语音功能锻炼,通过有声有趣的语言动漫书或其它婴幼儿喜欢的玩具,循序渐进地教宝宝说话,反复多说多讲,让宝宝慢慢喜欢学说话,促进语言神经早日发育完善,让宝宝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语言表达小能手。
宝宝发音不清楚学说话时,家人千万不要打断或发脾气说骂宝宝笨之类的话,从而影响宝宝学习语言的情绪,让宝宝抗拒语言学习,阻滞语言神经功能发育,可能会出现非病理性语言功能障碍(失语),给家庭徒增烦恼,影响宝宝健康快乐成长。在宝宝情绪低落烦躁哭闹时,立即停止语言功能锻炼,轻言细语地安抚平复宝宝心情,通过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或其它,让宝宝心情愉悦,开心快乐的学习说话,同时也可以增进宝宝学习控制情绪管理的能力。
说了那么多就是一句话,让宝宝在开心愉悦快乐环境中(热爱)学习说话并学会控制情绪管理的能力!这些就是个人的拙见,如有不当之处,烦请批评指正谅解。祝您家庭幸福美满快乐,宝宝聪明伶俐健康快乐成长!
1.文字训练。家长可让孩子对文字形的辨别训练,单词水平的辨别,文字单词图片辨别,可利用卡片让其食物与卡片的配对,卡片与卡片配对的学习,增加词汇量,也可完成一些简单的指令,及动作模仿,如;把杯子给我,戴帽子,拍手,握手,睡觉,抱抱等。适用于音声语言的理解与表达发育迟缓的儿童,表达困难的儿童,以及并伴有构音障碍,说话清晰度低下的儿童。
2.交流训练。语言前阶段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交流训练的是促进视线的接触,主要是抚爱行为。如拿儿童喜欢的玩具或食物,放在儿童的眼前,移向不同的方向,吸引儿童的目光对视,如果不配合可用手固定其头部,达到对视的效果。而单词水平阶段儿童训练,交流具体方法包括事物的操作以及交换游戏。例如先让儿童注视一件感兴趣的物品后,可用手遮住,让孩子去找,让他认识理解到布下面的东西存在。
3.发音训练。这适用于说话存在障碍的孩子,这必须通过发音训练让其加强锻炼,如让他们伸舌,左右摆舌,上下卷舌,鼓腮,上下卷舌,弹舌,吹气,尝试发音,让他们“啊”“嗯”训练等。训练前期主要以诱导发音,说一点简单的语气词,增强主动交流能力,中后期主要以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自主说话为重点。同时,家长可配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交换使用身体动作来促使他们练习简单发音。
最后,建议家有存在这样小孩的家长特别要注意改善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多点陪伴他们身边,同时改变对他们的教育方法,切勿心急,因为小孩说话迟缓,经常责备或者心情不好,这更会致使小孩病情严重。希望各位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才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
引用以前的回答吧。阳光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在家训练不配合?心理和行为引导别忽略,都是细节
孩子发育迟缓,有几个父母没崩溃过?发育迟缓家庭训练难题有很多,孩子不配合,不听自己的,凡是家庭干预没效果,都是干预的方向错误,方法错误。
家长说,对发育迟缓的孩子干预时,不是孩子不配合,而是“非常不配合”,前段时间因为特殊原因,很多发育迟缓孩子的训练被迫转到线上,通过线上1对1,或者线上针对家长培训,家庭作业打卡等形式进行训练,但实际效果差异很大,家长最大的反馈就是“孩子不听话”、“孩子坐不住”、“你说东,他往西”,对于发育迟缓孩子的训练来说,除了训练内容,还有情绪管控问题,这对“半路出家”临时学习的家长来说,真是难上加难。
发育迟缓的宝宝该如何引导?
发育迟缓宝宝的精细运动训练中,有一个大家经常使用的训练技巧——串珠子。下面根据我们老师日常训练中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1、提前心理预热
串珠子训练对于发育迟缓的宝宝来说,难度较高,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所以在进行这项训练之前,需要提前做一些简单的游戏,给予宝宝充分的鼓励,调动他们的情绪。
2、训练中注意语言引导
为了让发育迟缓的宝宝容易进入训练状态,首先降低难度,使用大号或中号珠子,宝宝很快就把珠子串好,老师一定要给予鼓励“太厉害啦,宝宝这么快就串好了!”,此时需要给予强化物奖励,比如小粘贴和小红花
3、及时给予行为支持
随着发育迟缓宝宝串珠子越来越熟练,心态越来越兴奋时,适当加大难度,使用小号的珠子进行训练。“我们用小珠子串个项链,好不好?”对于发育迟缓的宝宝来说,穿了几个之后,一定会感觉到难度,几次失败后会逐渐有挫败感。宝宝皱眉头,表情厌烦时,老师要及时出手,帮助宝宝分担任务。比如老师拿着珠子,让宝宝拿着线头去瞄准珠孔。或者让宝宝拿着珠子,老师去用线头穿过珠孔。或者老师用手握住宝宝的手指进行操作。
4、给予心理支持
对于发育迟缓的宝宝来说,这种精细动作的训练,是很容易产生枯燥无味的体验的,有的宝宝可能只能坚持3分钟,或者5分钟。即使再多的口头鼓励也会有失效的时候,
这个时候,老师需要给予更多的赞赏,夸宝宝聪明伶俐,然后可以根据宝宝的要求,玩一会其他的游戏作为奖励。在2-3分钟后,再回到串珠子训练中。这对发育迟缓训练的持续性比较有利。
5、用竞赛方法激励
发育迟缓宝宝的针对性训练中,有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竞赛的方法,激励宝宝,用胜负心,提升自信,产生训练动力。
发育迟缓的宝宝串珠子时间久了,老师奖励和鼓励得越多,所起到的正向促进作用就越小。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发出邀请,和宝宝比,看谁穿得快,穿得多。老师可以表现得手忙脚乱一些,也可以表现的笨拙一些,让宝宝看到获胜的希望。当宝宝最终获胜,老师一定要给予特殊的奖励。把串好的珠子当作奖牌给宝宝戴上,用玩具或者奖牌当作强化物颁奖送给宝宝。
发育迟缓训练的注意事项
1、切忌一开始就急于进入训练任务,对于发育迟缓的宝宝,任何训练都不要带有目的性和压迫感,否则很容易遇到情绪管理困难。
2、发育迟缓的宝宝们,精细动作通常很困难,常人很容易完成的动作,他们需要循序渐进,积累经验。切忌一次不能练习太多,要参考宝宝的兴趣和注意力时长。
3、当发育迟缓的宝宝出现心理波动时,要及时给予调整,切忌不要等到情绪爆发后再处理,这样会无限地打断训练的衔接。
4、当发育迟缓的宝宝已经脱离了训练,产生苦恼,烦躁,逃避的行为是,不要再强迫宝宝进行训练,要及时分散注意力,用其他的游戏和训练项目进行引导。
最后,提醒家长,针对发育迟缓的训练,细节很多,尤其是对于发育迟缓类儿童,各种训练项目都要注意简化沟通,语言引导,在训练进行的同时,注意发展语言等泛化学习。
谢邀!
从小婴儿3个月时就可以和孩子多说话,1周以内我们说,宝宝听,以听觉诱发语言发育。1周岁以后我们说,也鼓励孩子说话,可以通过游戏、讲故事、读绘本更多的方式进行语言训练。
我家三个孩子,我就是这么说着、说着就成长了。大宝大学读得是语言专业,从小就能说会道。
二宝现在将5岁,是个小话唠,不过前段时间说话有点口吃,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训练,现在基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
三宝现在2岁,正在学说话,虽然在语言发育上暂时不如两个姐姐,但也在循序渐进地进行。
我要积极地为三宝的听和说创造条件,在照看孩子时多和孩子说话、唱歌(尽管我有些五音不全)、讲故事(这个我擅长)、看洞洞书(这个正在进行)、准备带娃再读读绘本(关注 @妤妈养育 ,一天一本绘本。)(我也在知乎上多学习,多锻炼,并用到生活中)这些都会促使孩子理解语言和开口说话。所以对孩子语言发展方面的顾虑,我几乎没有。
当我们为孩子创造了好的适合孩子的语言环境,把压力变为动力,确实行动起来,我相信孩子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使孩子更多地听到语言、熟悉语言和理解语言,也可促进孩子更积极地说出语言,这些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准备。
孩子开始说话的年龄差异较大,通常孩子1岁时会发简单的音,如会叫“爸爸”“妈妈”“奶奶”“吃饭”和“猫猫”等。
但也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不会说话,甚至到了1岁半仍很少说话,可能不久突然会说话了,并且一下子会说许多话,这都属于正常。
孩子对词语的理解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已经开始了。
12个月的孩子已能听懂并理解父母让做的各种动作(如欢迎、再见等),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这些都是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和反应。
孩子语言的发展是从听懂大人的语言开始的,听懂语言是开口说话的前提。
若1岁的孩子能听懂大人的语言,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并会发出声音及简单的音,这就可以放心,孩子是能学会说话的,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另外一点,孩子长期看电视、手机很可能影响孩子的语言功能。尤其是8~16个月大的孩子,看得时间越长,语言功能的发育就越差。
如果爸爸妈妈每天给婴儿或者学走路的孩子至少讲一次故事,那么孩子语言发育测试的分数就会增加。
我闺蜜哥哥家的孩子到3岁了,也只会简单的叫爸爸、妈妈及身边的几个人,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流,一度怀疑是自闭症。一问之下,结果是家长很少陪伴孩子。陪伴孩子的更多是电视。
要想使宝宝健康发育,在孩子0~3岁期间,我们要多和孩子说话,多和孩子沟通,不能单纯依赖某些媒体节目。
在孩子语言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多运用爱抚手段,积极诱导孩子,避免孩子出现消极情绪。
快1周岁的孩子,与父母已形成了一定的依恋情感,父母的爱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积极的教育与感召作用。
如果对孩子过多斥责,会使孩子产生消极、抵触或恐惧的情绪,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卓有成效的,这也包括孩子的语言发育。
缓解生育、养育焦虑,关注@独木舟.Dr周我是三宝妈资深女性与儿童保健从业者妇产科医生辅修心理咨询关注我和 @知乎亲子 母婴保健、育娃路上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