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08:54:27
宝宝不说话、说话晚、说不清,到底是发育迟缓还是爱因斯坦?
宝宝1岁半了,就是不说话,想要什么东西就指一下,怎么办?
我儿子2岁了还是一个词一个词的往外蹦,怎么办?
我家孩子说话晚是不是说明智力发展有问题呢?
都3岁上幼儿园了,说话还总是结巴,怎么办?
好担心我家宝宝是个大舌头,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一直以来,孩子的语言发展都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开口说话的年龄和说话的流利程度也往往是家长判断孩子聪明与否的标准之一。在过去十年的教学和家长咨询工作中,上面这些问题是0-3岁孩子的语言发展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这篇文章因为内容比较多,会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一次性解决家长对于孩子语言发展的大部分困惑,这篇文章会告诉你:
1.0-3岁宝宝语言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2.出现哪些情况,说明宝宝语言发展迟缓?
3.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如何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0-3岁宝宝语言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语言发展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接受性语言-语言理解能力:指凭经验、记忆和对事物的印象,能把语言符号跟物品或者活动联系起来的能力。
表达性语言-语言表达能力:指能稳定地使用一种语言符号表达一个特定意思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听的懂,说的出
每个宝宝的语言发展都有自己的节奏,但是大体上会遵循一个大致的规律。
? 在婴儿说话之前,他们就能够理解成人的很多话语,并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进来,比如面部表情,手势和牙牙学语;
? 一般在第10~14个月开始说第一个词,之后词汇量开始迅速增长,尤其是在18个月左右时候有一个爆发期;
? 18个月左右儿童开始将单词链接在一起组成基本的句子表达想法。
具体月龄段语言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可以参考下面这个表格
年龄
听/理解
说
0-6个月
? 听人讲话,会微笑会把头转向你
? 寻找声音来源
? 注意玩具声或噪声
? 发出有趣的声音
? 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哭声
? 用语音而非哭声吸引并保持你的关注
7-12个月
? 对着婴儿讲话的时候,他们会听
? 能理解一些日常物品的词汇
? 会模仿不同的声音
? 会说1-2个词(爸爸、妈妈、不)但还不清晰
1岁-2岁
? 遵循简单的命令,理解简单的问题。(比如:玩具车在哪呢?)
? 被问及时,能指出身体的某些部位
? 可以指认书中的一些图画
? 能说简单的词语组合的句子(比如:不要牛奶)
? 能使用一两个词词语组成的问句(小猫哪里)
2-3岁
? 能够执行两个要求组合起来的命令(比如把球捡回来放在盒子里)
? 持续的关注声源(比如电话铃响,电视声)
? 能理解对比的意思(前进/停止)(上/下)(大/小)
幼儿通过给物体命名吸引你的注意力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话能被理解
能使用2-3个词的句子来谈论事物
几乎对任何事物都有话要说
(How does your child hear and talk?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Infants,Toddlers,and Caregivers》(《婴幼儿及其照料者》)
最初家长和宝宝说话的时候,他们虽然会做出反应,但仅仅是对语音和音调起反应,并没有真正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他们开始对词语的意义做出反应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接受性语言。
理解和表达直接的关系是:理解早于生成,而且理解的发展也要比生成快很多,在整个婴儿期,理解大约以每月22个单词的速度增长,一旦孩子开始说话,表达的速度以每月新增9个左右(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下面这些关键性的特点,需要家长们注意
? 和婴儿说话时,所有文化下的成人都会倾向于使用婴儿指向性语言,(夸张的语调、高音调、拉长的元音、重复、压低的音量、对特定关键词的强调)
? 幼儿的语言会有过渡泛化的特点,比如将公共汽车、拖拉机、卡车等都称为车;
? 幼儿的语言常常会是电报句的形式。省略对信息不太重要的词语。
这些情况出现,说明宝宝的语言发展亮了红灯
参照上面的语言发展里程碑,家长对于宝宝的语言发展应该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家长的都是过于焦虑,或者因为攀比心态所引起的没有必要的担心,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都有着自己的节奏,并不一定就是语言发展迟缓的表现,。
下面是一个语言发展迟缓的家长自测问卷,如果下面的问题你的回答都是“否”,那么家长就该警惕了,这是宝宝的语言发展亮起红灯的表现,应该及时求助儿科医生。
2 是否尝试想要说话?
1岁左右,宝宝开始试图用语言交流,并且尝试用单词句跟父母沟通。
2 能否意识到周围他人的存在并且对他人感兴趣?
当家里有人进出的时候,宝宝应该有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包括看到熟悉的面孔会笑,看到陌生的面孔会哭。当有人在她旁边吃饭,看书或者玩玩具的时候,她会表现出感兴趣。
2 词汇量的是否稳定的增加?
当宝宝开始用词汇交流之后,词汇的增长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她已经学会使用的词不会消失。所当宝宝的词汇量开始停滞很长一段时间,或者原本会用的词汇又消失了的时候,家长就需要警惕了。
2 听到音乐的时候是否有反应
宝宝听到音乐都有反应,拍手,跺脚,摇摆身体,尝试跳舞,或者跟着唱。如果宝宝听到音乐没有任何反应,那么家长就应该担心了。
2 宝宝的语音语调是否和她所处的语言环境相似?
家里人说方言还是说普通话,不同地方的口音不一样,宝宝的口头语音和语调应该与她所处的语言环境相似。
2 是否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4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开始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并且会把头转向叫他名字的人,如果1岁了宝宝依然没有这个反应,那么就应该担心了。
2 能够用的词汇是否比手势多?
2岁时,宝宝应该能够更多的用语言表达自己,而不是更多的用手势和表情来交流
2 其他人是否能够听懂她说的话?
对陌生人来说,他们对宝宝当然没有父母熟悉,有时候孩子的话需要父母来翻译,但如果到了3岁,陌生人依然听不懂孩子说的话,需要父母来翻译,那么就需要警惕了。
2 是否能够回应简单的指令?
当你说“把鞋子拿过来”“去拿你喜欢的书”这样简单的指令时,宝宝是否能够明白。
2 是否开始将词语组成句子?
2岁左右的时候,宝宝会开始把两个词汇放在一起组成有意义的句子了,她可能会说“我饿”“去玩”“妈抱”这样的简单的双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如果到了3岁,宝宝依然不能做到时,家长需要警惕了。
2 是否会模仿声音?
猫叫,狗叫,或者听到了奇怪的声音,宝宝是否会模仿?
家长拍手的动作,挥手说拜拜,这样的手势宝宝是否会模仿?
2 是否有哥哥姐姐?
有时候哥哥姐姐频繁的跟宝宝聊天,这
二胎家庭中,如果老大和老二的年龄差距较小,二胎的到来,可能会引发老大的某些发展出现停滞或者退步。
2 是双胞胎或者多胞胎吗?
双胞胎和多胞胎之间会发展出一套自己的交流方式,有时和同龄的单胎宝宝在语言发展上会有不同的速度。
2 家庭或学校是否是双语环境?
双语环境下,宝宝需要在脑中处理两种语言信号,会造成双语宝宝比单语宝宝开口相对较晚。但是双语教育有非常多的好处,家长们不要因为担心宝宝开口晚而回避双语环境。
2 是否结巴?口齿不清
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宝宝有结巴,口齿不清的现象非常正常,2-3岁的孩子偶尔重复某些音节,音调,词语,或者在说话前有一段时间的停顿和犹豫是很常见的现象,大部分孩子从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对,而且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以渡过这一阶段。
如果这一现象持续很久,超过2-3个月,而且影响正常交流,才会被认为是真的口吃。
如果孩子经常有意识的重复一些音节或词语的某部分,而且能看出整个人很紧张(例如面部扭曲或挤眉弄眼)
或者家族中有严重口吃史。
有的宝宝到了上学的时候,仍会把“我爱你”说成“我耐你”口齿依然不清楚,语音的清晰度的差别并不是智力原因造成的,是宝宝对其舌头和嘴唇肌肉的控制能力的发育程度有关。
如果上面的问题,您的回答全部是否定的,那么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因为宝宝的语言发与大脑中的听觉系统,理解语言的系统,表达语言系统,视觉系统相关联共同发展,也和舌头和嘴唇肌肉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因此物理伤害,大脑损伤,听力系统受损,耳部的疾病都会阻碍宝宝的语言发展。
上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了解到0-3岁孩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标志性事件,也跟大家分享了语言发展迟缓的家长自测问卷(插入链接)
事实上,大部分孩子的语言发展都是很正常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或早或晚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结巴和口齿不清,家长只要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规律,不过度焦虑攀比就能够很顺利的渡过孩子语言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
尽管说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都有一个大致统一的规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词汇量,表达的丰富性,以及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却会表现出非常不同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就来自于家庭能够给孩子带来的早期经验。
美国著名的研究“3千万词汇差距”(30 milllion word gap)中提到,低收入家庭中的孩子每天只能听到8600个单词,工薪阶层平均是1.75万个单词,而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则是30000多个,那么随着时间的累积到了孩子4岁左右的时候,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与高收入家庭中的孩子少了3千万词汇的输入。(Hart.B&Risley.T.R(1995)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he everyday experience of young American children)
从这个研究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孩子的语言发展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这项研究还表示8个月大到3岁的孩子,92%的词汇量都和父母一样,可想而知在孩子的语言发展过程中,父母和家庭环境的作用有多大。
结合《美国早幼教协会》《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婴幼儿及其照料者》等机构和书籍给出的促进宝宝语言发展的方法,创造家庭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长可以做这些:
1. 当宝宝指着一样东西的时候,告诉他这是什么,最好一边指着一边说。
2. 当你和宝宝讲话的时候,同时做出一些手势,比如告诉我“该吃饭了”家长可以碰碰自己的嘴唇,这样下一次当宝宝饿的时候,他就有可能会模仿你的手势。
3. 告诉他你们在做的事情,告诉宝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用语言描述宝宝的行为和想法,这样会帮助他更好的学习词汇。
4. 宝宝喜欢有交流和互动的对话,放慢语速,听听看他想要说什么,然后模仿他咿咿呀呀的说话,当他长大一点了,你可以把宝宝问你的问题抛回来给他,他们喜欢开放式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对或错,(这也就是为什么单纯的看电视对语言发展帮助不大)
href="">5. 逐渐让简单的词语变成更长更复杂的句子.比家长可以说“有一只猫在你的黄色裙子上”,这样宝宝可以学到更多。
6. 和宝宝一起唱歌,在旋律中学词语更容易,字母歌,色彩歌,形状歌,各种各样的儿歌,可以替换各种各样的歌词,可以学到更多的词汇
7. 读书,带宝宝去图书馆,让我来决定读什么,怎么读以及如何结束,给我买一些厚的纸板书,做些标签,让我可以更容易的自己翻书,读书。(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宝宝可以在6月大的时候开始进行每日阅读)(可以插入上周的绘本清单链接)
8. 指给宝宝看书上或者物体上面的字,当你在给宝宝讲书或者告诉我字怎么读的时候,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给我看,这样我会更容易把文字和语言联系在一起。
9. 通过分享新奇的事物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自然知识),并针对这些食物开展有趣的对话。
10. 把问题作为重要的语言工具,鼓励儿童在需要更多信息时主动提问。
11. 不要强迫孩子,不要很快就对他们期望过高,慢下来,让他有跟多的时间学习和探索! 不要着急让我学习颜色,字母,还有各种物体的名字,每个孩子都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时间来学习。家长的目标不应该是创造一个天才,而是应该提供积极丰富的环境和经验,让孩子能够发挥他的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