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 10:27:23
孩子疑似发育迟缓,我现在需要做什么?
目前儿子的总体状况:儿子还差14天就满三岁整,我观察到的不正常症状有(1)语言方面。基本不说话,发音仅限于爸爸,妈妈,诶,哦等语音,而且叫爸爸妈妈不能对应人,也就是说他口中的爸爸妈妈实际上和诶、哦等语音是没有太大区别的;(2)认识、行为方面的表现。他能清楚地知道爸爸妈妈是谁,知道五官分别是什么,对颜色能一定程度地分别(颜色名字和颜色本身还无法对应起来),对于熟识且面善的人会主动牵手、追玩等,对于他想要的东西,或者想做的事情会用手势示范(例如要吃什么会指出来并发出诶,诶的声音,如果想出去玩会指门进行要求,要撒尿会捂着裤裆对我诶,诶)。在外面玩的时候,他会挥手招出租车,希望乘车去某些他想去的地方玩,模仿能力比较强。大便的时候会用手指洗手间的门,示意我们出去(我做过同样的事情,告诉他别人上洗手间的时候不要在厕所里面)。眼神交流比较好,表情也非常丰富,爱笑也爱哭,受了委屈就瘪嘴,被小朋友碰到打了会跟我告状,并且指出哪个部位被打了。爱堆积木,滚小车玩。(3)认识、行为方面的不正常。不爱跟小朋友一起玩(但是我引导他跟面善的孩子握手,他会伸出手握手);极度怕生,不认识的人靠近会跟他对话时,会把头紧埋在我肩上;极度恐高,不敢攀爬和滑滑梯(在游乐园由我把他抱上过大概半米高的缓和的滑梯时,可以缓缓地滑下来,下滑时还会笑),如果较高的滑梯或者攀爬,会紧紧拉住我,并且远离边缘噘嘴发出唔,唔的声音;喜欢围绕在一个地方重复转圈;做事受挫时会急躁,哭叫(例如堆的积木倒了,滚的小车滚出轨道了);不能很好地理解大人较复杂的语言;动作不够协调,不及同龄人矫健,几次摔跤时似乎脖子和腰部没能很好地控制头部,导致后脑都会着地,学东西缓慢,例如我教他蹬玩具三轮车,始终不会蹬,一直让我推大概状况如此,我想知道他是否属于智力发育迟缓,另外我感觉他的症状不像自闭症,因为他在家跟家长的交流很好,表情丰富,表现活泼,眼神交流也很好。在外虽然怕生,但是对于熟识的人会主动牵手在分别去过几次医院后,医生根据孩子主动逗乐、眼神交流等情况,基本排除了是孤独症,认为是发育迟缓,建议做语言康复训练。
导读:宝宝是否正常发育是每个家长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建议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宝宝每个阶段的发育情况,如有异常,以便及时找出问题所在,从而及时解决。
宝宝在生长发育上并不能一概而论,是分为三个阶段的,分别是新生儿时期、婴儿时期与幼儿时期三个时间阶段。
而婴幼儿时期是家长尤其要关注的阶段,也是生长发育最快速度的阶段,此阶段为0-3岁。
婴幼儿发育的规律?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别到高级别的发育。
1、上到下。主要是指器官的敏感度,口腔的敏感度发育的最早最先感到刺激,然后是四肢的敏感发育。
2、近到远。是指婴幼儿对外部事物的抓取都是由近及远来发育的,最先看到抓到离自己近的东西。
3、粗到细。指的是大运动到精细运动的发育过程。大运动很容易理解,就是整个身体发生大的运动改变,如爬、活动手臂等等;而精细运动指的是如手指的活动,手指的抓取、摇摆、捏握等细节的运动。
4、简单到复杂。这个不难理解,就是宝宝的运动神经的发育都是从简单的开始,比如从简单的东西开始抓握。
5、低级到高级。指的是宝宝的认知能力,是从比较幼稚的认知到高级的认知来发育的。
哪些标志的出现意味着婴幼儿的发育迟缓?
首先,需要提到的是婴幼儿的发育还有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婴幼儿的发育总是有先后顺序的,不可能所有的器官等都同步的进行发育,总有迟缓的部分。
其次,每个婴幼儿都存在个体的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个宝宝,但是大方向应遵循以下9个发育阶段,如果每个阶段都比同龄人迟缓两个月以上,就需要去医院寻求医生的诊断建议。
1、1个月
手部可以紧握,但是不能完成抓取的的动作,并且看不清东西。
2、2个月
手掌可以半张,能做挥手的动作,但此时的挥手是不受大脑控制无目的性的挥手,有时可以看到东西,但是比较模糊。
3、3-4个月
可以抓握在眼前的东西,并且紧握不撒手,可以吸吮自己的手指,眼睛可以跟随物体进行短暂的移动。
4、5个月
双手可以同时抓取眼前的物件,并且可以准确的送到自己的嘴里。
5、6个月
可以准确的追踪目标物件,并准确的抓取东西,不过速度比较缓慢,需要一个反应的时间。
6、7-10个月
食指与拇指可以进行合作来抓取东西,逐渐灵活运用自己的食指,可以指或者戳东西,可以敲打玩具,不过反应速度还是比较缓慢。
7、11-16个月
开始有了自己的简单意识,知道打开盖子拿东西,逐渐有了投掷物件的动作,知道放下东西,视野也更灵活。
8、17-24个月
有了逻辑与思维,知道如何用杯子喝水,怎样拉开抽屉,从无意识的动作过渡到双手可以交替完成某些简单动作,可以自己洗手,搭积木等等。
9、25-36个月
手部更加协调,通过大脑来支配手部动作,反应也变得越来越快,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拼字游戏,可以画圆。
重要提示:家长可以对比自己的宝宝,如果每个阶段都超过两个月的时间没有跟上变化,那么很可能是宝宝的发育有迟缓,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神经等系统检查。 @知乎亲子 女人剖腹产两次还能再剖腹产生孩子吗?
研究表明,很多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在胎儿时期就有危险信号可循。
1、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筛查指标异常,孕检出现其他发育障碍等。
2、早产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独立危险因素。
美国儿科学会研究结果表明,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早产等,是语言发育迟缓的主要影响因素。
早产的原因多是由于宫内及孕期高危因素所致,而且早产儿各个系统发育不成熟,颅脑发育及屏障更加不完善,容易出现新生儿期脑损伤。
另外,早产儿大脑听觉皮层发育迟缓,尤其是“非初级听觉皮层发育迟缓”,这也可能导致儿童语言表达出现问题。
因此,父母要重视产检、孕期健康等问题,保证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良好、保证产时过程顺利、降低早产及脑损伤发生的风险,是预防儿童出现语言问题的关键。
语言发育迟缓主要包括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
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说话晚、言语匮乏,但是理解能力、行为能力基本正常。
语言理解有障碍的宝宝多数都表达困难,综合来看,存在理解问题的宝宝,其语言综合能力最低。
宝宝的视听感受是反应理解能力的重要指标。美国儿科协会的一个研究发现,正常宝宝的理解能力与视听感受,在18个月后达到稳定,且同步发展。3岁时是语言发育分水岭,在视觉相关的理解表达能力方面,3岁宝宝显著高于2岁宝宝,而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会错过这个高峰期,或者推迟1-2年。因此,有必要把语言发育迟缓预警提前至2岁左右。这才是语言发育迟缓的重点发现年龄。
美国儿科协会调查发现,语言迟缓的发现年龄和首次就诊年龄存在至少6-12个月的差距,这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
由于幼儿在16-18个月词汇猛涨,语言爆炸,因此,在这个阶段,存在语言问题的宝宝会和语言发育正常的宝宝拉开差距,这个差距足够大,家长才会发现问题并引起关注,这也是促使家长就医的主要因素。
而一般儿科从业者广泛建议“等待和观望”,主要是因为2岁时候的语言发展仍然具有可变性。导致大多数语言发育迟缓的宝宝在2-3岁时,没有得到明确的检查结果。
有证据表,3岁前大脑可塑性强,是脑发育及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儿童发育早期(3岁前)进行干预,将明显降低语言障碍的短期和长期的不良影响。
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功能性结果,减少次要行为问题。相反,语言发育迟缓若未能及时发现与干预,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语言障碍或学习困难,导致出现认知、读写、行为和性格等一系列不良影响。
语言是宝宝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环境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语言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语言发育,父母无疑是语言环境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部分。
有研究表明,在众多影响儿童语言发展进程的因素中,抚养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母亲与孩子的陪伴时间,将影响宝宝开口说话的早晚,更影响着后期词汇量的发展。
父母应多关注育儿知识,接触新理念,与儿童说话时词汇更丰富、语言更生动,而且有更多精力参与儿童游戏或儿童感兴趣的事情。
父亲和母亲与儿童的交流活动内容不同:父亲多使用指导性和提示性的语言,而母亲以安抚性的、鼓励性的、否定性的语言居多,前者更利于儿童的语言发育。
综上所述,优生优育是保证语言健康发展的物理基础,至关重要,而良好的育儿方式,充足的亲子陪伴,将为语言发育提供优渥的生长环境。同时也要认识到,语言发育的不利因素,发现宝宝有语言发育异常,一定要意识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了解更多语言问题,请戳↓阳光语言矫正
资料引用[1]HarrisonLJ,McLeodS(2010).RiskandProtectiveFactorsAssociatedWithSpeechandLanguageImpairmentinaNationallyRepresentativeSampleof4to5-Year-OldChildren.JournalofSpeech,Language,andHearingResearch53(2):508-529.[2]NairMKC,MiniAO,LeenaML,etal.CDCKerala7:effectofearlylanguageinterventionamongchildren0~3ywithspeechandlanguagedelay[J].IndianJPediatr,2014,81(2):102–109.[3]HelenMS,KathrynH.Speechandlanguagedevelopmentanddisordersinchildren[J].PediatrClinNorthAm,2008,55(5):1159-1173.
题主,我来回答一下你吧,可能情况类似。我儿子现在刚满8岁,3岁时候会简单的词,不会用句子, 不爱语言表达,凡事喜欢拉着我的手让我一起去做。
1岁半发现不对劲,跟你感觉一样,说自闭吧,又感觉不是,和我们有情感交流,大概2岁时候去做的各项检查,最后结论是语言迟缓,遂干预治疗。干预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基本就是语言专家带着玩玩具,引导说话,但是感觉进步不是太大。
四岁上幼儿园,很无奈,该会的都不会,老师反应说回家可能得教一下,简单的26个字母,怎么都教不会。要知道,加拿大这边,除非孩子滞后比较严重了,老师才会反应给家长,让家长在家里教。
就这样,一直到了一年级,如果不是因为新冠网课,我都不知道他原来一直在ESL班上课,ESL就是给新移民上课的地方,并不是说这个有什么问题,可是要知道,我家老大在上学之前我是只教中文的,一点英文也不会,上学了也一点问题也没有。相反,儿子因为小时候就发现语言有困难,索性就直接教的英文,毕竟中文相对来说更难,语言环境也少一些。就这样,一年级期末的阅读水平测评还是在幼儿园小班水准,无论我在家怎么教。
事情的转折在一年级那个暑假,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每天同他一起阅读,从那种最简单的书开始,就是那种看图识字的。突然发现,好像跟开窍了似的,这时候很快就进步了,二年级进班时候的测试,已经有二年级中度的水平了。
其实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前进步伐,相反有时候是我们家长自己的焦虑。想他小时候,26个字母,我都教绝望了,甚至于绝望到吼了他,要知道,这些当初老大在一岁半就会了,2岁都能背好多唐诗了。
现在他二年级马上毕业了,前几天的测试是三年级末期到4年级初的阅读的水平。现在我很少跟他一起阅读了,毕竟他喜欢读的那些,不是我喜欢的。
所以,怎么说呢,我这个版本也是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你。当然,他小时候那些具体细节我也不太记得了。只是希望能够缓解你的焦虑,至少从你的文字上看,和我情况很相近。
希望你一切也顺利。
对了,我还想提一下,我家三个娃,老大小时候会的很多很多,数学,唐诗,成语接龙,2岁戒尿不湿,上学之后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老二,小时候没精力教她,4岁戒尿不湿,11岁才完全不尿床(尿床频率是一周5次那样),但是上学的时候该会的都会,二年级时候老师建议跳级,被我否了,因为想的是宁鸡头,不凤尾。至于,这个决定对不对,我也不知道。我家老三,一直迟缓的孩子,现在当然也一切正常了,当然没啥出彩的,也没啥让我头疼的。当他做成了一件事,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就是,妈妈,我太聪明了,你说是么?当然,他在外面这么说会不会被揍我不知道,但是目前看来,他也从来没觉得自己有过迟缓的阶段,至少对这段经历也没啥印象。
希望我家三娃的经验能帮到你。
都说女人,是从小生命来到体内的那一瞬间起,就是母亲;男人,则是在孩子出生后才成为父亲。
在得知阳阳妈怀孕的时候,我其实并不完全清楚“父亲”这个词的含义,更不了解多?重身份后将会如何改变我的生活。
如果说阳阳确诊发育迟缓是我父亲身份受到的第?个冲击和无法弥补的遗憾,康复干预到孩子入园这段过山车似的旅程,更是充满期待又惊喜(吓)连连。
回顾这段旅程,如果以满分做标准,我只想给自己60分。剩下的40分,是我没做好,但正在做的4件事。
——————————以下是来自阳阳爸的分享————————————
阳阳确诊前后的日子对我来说是两段生活。一段是白昼,一段是黑夜;一段充满希望,一段无边绝望。这其中是每一个家长无法接受、耿耿于怀的落差。而切开两段生活的那个瞬间,听起来无比残酷,却总是那样平常地到来。
“你这孩子有点不正常,去医院检查下吧。”朋友的一句话,带来的是怒火、不可置信,更是恐惧。
请假带阳阳去省妇幼检查时,一位憔悴的父亲正带着孤独症儿子前去干预。攀谈中,我暗暗的将那个孩子的表现与阳阳做对比。当我庆幸阳阳不是孤独症时,一份语言发育迟缓报告还是让这份庆幸褪色成懊恼:是不是疫情在家待太久了?是不是电视看太多了?是不是我太少陪孩子了?
阳阳妈情绪也很低落:为什么当初完全没有捕捉到孩子的异常信号?“不爱说话”、“不喜欢密闭空间”、“对人无关注”,是不是这些表现都被我以一句“孩子还小”给概况包含了?
如果能早点接收到孩子
每次想到这些,我和阳阳妈总会心如刀绞。一段时间内,我和阳阳妈妈就在这种负面情绪中循环搏斗、消磨。现在看来,造成阳阳发育迟缓的原因还是个没有完全定论的话题,但却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育儿路上的每?步都布满关卡,我不知道选择的这条路,打开的这道门是否正确,但我知道,这条路阳阳妈会和我一起走,我们一定要互相支持。
△家校沟通群里,阳阳父母和康复们的交流
哪怕身体里灌满了悲伤或自责,我也要稳住情绪,像是拧紧了瓶盖,滴水不漏,坦然地承受生活的锤来锤去。安抚阳阳妈的情绪,和阳阳妈一起去考察康复机构,带阳阳去幼儿园面试,我尽力和阳阳妈一起参与到阳阳成长的每个主要环节中,让阳阳妈在自己的力量枯竭时,可以借用我的力量,尽可能让一切变得更容易。
阳阳可爱的笑脸是个面具,这张脸的背后,藏匿着一个浩瀚无边的非理性的、无秩序的情绪世界。因为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哭泣开始成为他的武器。
妈妈不在他身边了,他会哭闹;想要的东西被告知不能得到,他会哭闹;某些
刚开始的我们根本不知所措,只能一边问“你怎么了?你想要什么?”一边毫无头绪地猜着他想要什么,一次又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让阳阳脾气越来越大,也消磨着我们的耐心。
△提升阳阳近端稳定性的小游戏——翻山越岭
几次下来,在康复师的指导下,我也掌握了一些规则。
阳阳没有发脾气时我会和他约定好,如果今天上午没有发脾气,他就可以得到他最喜欢的声光小玩具,之后再慢慢提升难度;如果一天之内都没有发脾气,今晚的碰碰车可以多玩半小时;开始时可以每天都奖励,慢慢的可以用代币来计算,积累一周换取一个更喜欢的东西,直到阳阳不随意发脾气。
如果阳阳又一次因为有需要而哭闹的时候,我不会急着去安抚他,我会多等3分钟。这3分钟内我不会有任何语言和行动的回应。刚开始时阳阳会哭的更大声,坚持一段时间后他开始停止哭闹,然后我再根据对阳阳的了解,一一排查阳阳发脾气的原因。
在所有家庭里,孩子确诊也是父母的一课。有些父母一直徘徊在外面,无法接受;有些父母在漫长的挣扎中学会理解孩子,接受孩子的问题并学会解决这个问题。
不得不承认,解决的过程很难也很漫长,如果你在家庭干预上有什么困难,不要吝啬向康复师们请教,他们一定会给你指导。如果你在自我的情绪控制上存在难题,不妨和我一样,在指责孩子前先稳定好自己情绪,在自己的耐心底线上,多等待3分钟,你会发现惊喜。
不喜欢说话,只会说单字,短句,几乎是我和阳阳妈最焦心的一个问题。
我们当时也特别渴望有什么“灵丹妙药”来解决孩子的语言问题,但一开始使用很多方法,似乎效果并不显著。康复师和我们说,阳阳很喜欢唱歌,平常可以从儿歌入手来加强语言训练。
《小手拍拍》《小星星》《我是好宝宝》,不断的儿歌刺激,的确产生非常好的效果,阳阳的语言开始慢慢丰富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缓慢进步的过程,但好在,这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现在的阳阳已经可以教其他小朋友唱歌了
父亲节那天,在日行一例的唱歌环节中,歌曲随机到一首《我爱爸爸》。
这首歌阳阳并不是很熟,有些会唱,有些不会唱,我也不报什么期望。磕磕绊绊的几句歌词后,一句歌词炸响在我的耳边“你是我最爱的爸爸!”这是一句清楚并完整的歌词。我想,这也是阳阳给我最棒的父亲节礼物。
找到孩子的兴趣爱好,把自己融入到他们的世界中,孩子一定会以100%电量配合你。
开始康复之后,“融合”这个词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点。考虑到和阳阳相处的时间有限,我将融合以分秒计算融入生活的每个角度。
没加班的工作日,晚饭后的亲子活动一定是阳阳最喜欢的碰碰车。刚开始时他没有自信心,不敢去尝试,我就先让他坐在边上,看我拿着方向盘开;自信心开始建立后,他会自己转方向盘,安排我帮忙踩稳定器;自信心不断高涨后,阳阳已经可以自己一个人独立开车。
休息日,邀请朋友及其家人来一场市区内外的户外活动成了我们一家人最期待的环节。爬山、玩水、烧烤、荡秋千,康复室里学到的内容被应用在生活中,这些简单微小的融合片段在不断强化阳阳的自信心。他会主动拉小朋友的手一起荡秋千,他会主动提醒我和阳阳妈不要到危险的水边,我惊喜的看见阳阳的社交意识和安全意识在不断增加。△融合课上,阳阳和小朋友一起帮忙搬桌子
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工作忙,带孩子出去麻烦,害怕孩子出事,但其实孩子的康复依赖于周围世界的温度。在你决定无视误解和偏见这一最大的生活困境,选择踏入社会时,干预已经成功了一半。
回想这一路走来,如果要记录所有关于我和阳阳妈陪伴阳阳的细节,我相信这一定是一本比《大英百科全书》还要瞩目的书籍。
从出生到现在,阳阳在以他独有的方式成长和生活着,我也在我身上经历了不少转折:把阳阳当做普通孩子看待——发现他的不同——发现他是语言发育迟缓——绝望、接受——释然、从容——分享、学习。
我并不是?个天生的爸爸,可以说,因为这些转折,因为阳阳,我才变成了?个真正的爸爸。所以,今天在这里分享的只是一个爸爸、一个60分爸爸粗线条的记录。如果你觉得我的分享没有用,那么恭喜你,你一定是一个100分爸爸。如果你觉得我的分享有那么一丝参考的意义,那我更要恭喜你,因为我们都在不断成长,成长成一个真正的爸爸。
家长您好,根据上面的描述,可以确定的是小朋友语言和认知是不足的,小朋友目前能力是没有达到3岁能力,当下需要做的是针对发现的问题针对性的去做干预。
1、语言方面
根据描述,小朋友的发音目前在爸爸,妈妈,诶,哦等语音,这些单音上,而且词汇量很少;目前单音语言发育阶段在1岁,正常3岁的小朋友他的基本交流已经没问题,对话、问答、叙述等,具体可分为2个方面,
包含:接受性语言,表达性语言:
接受性语言:①、能把物体和名称相对应--这里小朋友是不能完成的;②、理解简单的指令;③、喜欢简单的故事。
表达性语言:①、模仿发音如成人说:“小汽车。”孩子只说:“车”或者“车——车”,成人说:“饼干。”孩子只说:“饼”或“干”,这种现象与孩子的言语听觉与言语动觉之间尚未能协调活动有关。;②、以音待物大部分孩子还发不好舌尖音,不是发错音就是zh、ch、sh和z、c、s互相替代,如把“西红柿”说成“西红西”。③、词汇量增加一般18个月左右的孩子能说出20-30个常用的单词,21个月左右能说出100-150个单词,到24个月已能说出300多个单词,其中70%是名词,其他各类词汇中,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叹词等,虽占比例较小,但都出现在孩子的话语中了。其中,2岁时掌握的形容词大多为描述物理特征的形容词,如“大”“小”。;④、简单的句子、他会问你问题,告诉你他身边发生的事。在语言表达交流中,从1岁到3岁,孩子逐步从由使用单词句向双词句以及多词句、简单复合句过渡,句子的含词量达6-7个字。
目前可以说小朋友的语言是一个难关,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方式,3岁是语言爆发期,在这个年龄他的语言扩展从家庭过渡到社会的关键时间,现在处在语言不通,不理解不表达,相当于获取外界的信息中断,孩子的进步空间就很有限。
言语干预不能单单靠机构去进行,孩子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家里,居家言语训练也很重要,下面的居家言语训练,您可以了解下:
https://mp.weixin.qq.com/s/AmEVgrEeRycsNrfV9Vaz4w
2、认知、行为方面
根据您的描述,主要有几点:
①、孩子不爱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引导他跟面善的孩子握手,他会伸出手握手);
这点证明小朋友还是有社交意识的,或许不知道表达方法和方式,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或是开始这个话题,加上语言能力的缺陷,导致他无法进行,家长只要合理的引导,孩子是会接受的,那后续我们在引导的时候也可以同步他方法,让他自己去了解(这个还需要语言提升)。
②、不能很好地理解大人较复杂的语言,这点还是语言问题尽快去干预治疗,语言上来了后续都会慢慢解决。
③、几次摔跤时似乎脖子和腰部没能很好地控制头部。这种就是大运动发育的问题,可以去做一些感统方面的干预,多关注下小朋友的发展史,对以后的干预以及发展都会有帮助。
目前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言语和感统,您可以针对这两点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康复机构,并结合居家干预,双管齐下相信孩子很快就有进步。
最后,建议您尽早给孩子进行干预,6岁以前是最好的干预时间,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大米和小米是一家专业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平台,在武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杭州、苏州、南京、成都、宁波、佛山、东莞、长沙等十几个城市有三十余家线下干预中心 ,提供发展行为、ST言语治疗、OT作业治疗、融合支持、家长培训等服务。
您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拨打400-180-1200电话咨询,或点击链接填写咨询表https://www.dmhxm.com/clueh5?activityId=26&typeId=6019,会有专业老师提供一对一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