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1 10:44:16
孩子不说话,是语言发育迟缓还是自闭症?教家长如何分辨!
最近有不少家长向中心老师咨询“我的宝宝都3岁多了,为啥还不会说话?”“宝宝现在只会叫爸爸妈妈,其他都不愿意说,这是为何呢?”“平时宝宝和我们缺乏语言交流,差不多都是用肢体语言,这正常吗
家长碰到这种情况,担忧是正常的。有些家长会担心过头,一度怀疑宝宝是否是得了自闭症?而有的甚至病急乱投医,殊不知这样乱投医乱套帽子反而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那么,语言发育迟缓和自闭症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宝宝不说话该怎么办?接下来就和大家好好说一说,为父母们排除烦恼。
自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都是儿童发育期的不良行为。但语言发育迟缓与孤独症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两种疾病可以大致通俗的概况为一个不想说,一个不会说。
自闭症是一种脑发育性病症,是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是自闭症临床表现的三大核心症状。大部分自闭症孩子会有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异于常人的表现。自闭症的病因很难确定,属于医学类的高端难题。据统计,2/3的自闭症幼儿出现病症的高峰都是在三岁之前,所以要注意,一般三岁前自闭症都有迹象可寻。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幼儿语言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落后于同龄儿童正常发育水平的表现。语言发育迟缓与体格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心理发展落后等,都属于幼儿发育类问题,能够影响发育异常的原因很多,多数原因已经被证实。语言发育迟
在三岁前观察,注意各项发育指标
如何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
2~3岁是婴儿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语言表达能力发育最快阶段。若生理因素(听力、智力、发音等是否异常,可去医院检查判断)都没有问题,单纯只是语言发育迟缓,父母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1、要注意发音和用词的准确性
家长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孩子交流,而不是用方言或简语和孩子交流。和孩子说话时要注意语速,发音要清楚。
2、鼓励儿童用语言表达意愿
当孩子们想表达他们的意愿时,父母应该引导他们学习和使用新词汇。当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时,父母不应过于勤快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应鼓励孩子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愿。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从而为孩子们使用语言提供一个积极的体验。
3、营造良好的亲子沟通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把你的孩子当作一个成年人来对待,要多和孩子交流。外出时,也可以鼓励孩子告诉父母他们看到了什么。在与孩子交谈时,尽量不要使用命令、否定、要求等语气,这样孩子在交流中能获得尊重感。
4、语言环境不应该太复杂
有些家庭,祖父母、父母和保姆语言各不相同。小孩子根本听不懂这些不同的语言,表达自然会滞后。很多人会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宝宝可以掌握更多的语言。然而,多语言环境的直接后果是儿童说话晚。因此,建议想让孩子掌握多种语言的家庭,首先应让孩子掌握母语后,再学习其他语言。
研究表明,经过早期科学的干预,重度自闭症的孩子能自理,中度的自闭症孩子能自立,有一技之长,而轻度自闭症的孩子是能够痊愈的,并且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为很多父母多学习自闭症科普,早日发现,早日求助,让孩子多一分康复可能。
所以,家长不要凭自己的一知半解,轻易判断孩子,给孩子贴上标签,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说话晚,不爱说话,不爱沟通的表面现象,就贸然觉得孩子患上自闭症,这样的行为太草率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