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 04:56:48
孩子四五岁了话还说不清楚怎么办?是不是语言能力有问题?
孩子今年快五岁了,老师跟我反映说孩子说话能力有点迟缓。家里老人一直说孩子长大了自然会说的很顺溜的。但我昨天试着问了孩子一些在幼儿园
我看她班上的朋友说话都很顺溜,和几个家长闲聊的时候,听说有的孩子都会背唐诗了,在家里也是滔滔不绝的。
去医院检查了,身体没有问题,发育都是正常的。
小孩子不应该都多话吗?我家宝宝什么情况啊?
感同身受,的确遇到过很多妈妈都担心孩子的表达能力。
但是,基本上是杞人忧天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后天中慢慢培养累积起来的。如果孩子迟迟不肯开口说话,或者说话不清楚,绝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后天培养方式太粗暴。
先来看题主描述的问题:孩子说不清吃喝拉撒。成人认为我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多简单,是基本操作啊。可他们忽略了对象,对孩子提问重点不在问,在于引导。
我们来比较一下不同问题的差异:
举个例子,询问孩子上厕所是不是独立完成的。宝宝,你今天上厕所上得怎么样?
作为成人,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上厕所能怎么样?这是典型的无目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指向,没有可选择的提示,范围太广,不好回答。
建议的提问方法:宝宝,今天小便洗手的时候,是老师帮忙脱的裤子,还是宝宝自己脱的呢?
简单又有目的性。孩子只需回答出自己或者老师,你就能知道宝宝是否能独立如厕了。
再举个例子,询问孩子中午吃的什么。宝宝,你中午吃了什么呀?
逻辑通顺,但很成人。连成人需要思考一下理一理才能回答出中午吃了什么,何必苛求小孩子回答这样对他们来说高难度的问题。
换种问法:今天吃的菜菜是什么?有没有肉肉?
这个问题给了孩子选择的范围。但是还不够细化,菜菜和肉肉孩子都知道,可是青菜、白菜、花椰菜,他要怎么说呢?
这就牵扯到了词语累积,也是表达的第一步。很多时候孩子不会说,是因为所拥有的词汇量不够支持他完整地说完一句话,需要孩子在日常的阅读交流中积累,也可以通过一些识字游戏去增加。必要时候也可以给孩子看一些识字课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说到识字认字,必然绕不开拼音。拼音是汉语言的基础。为什么老外说中文我们总觉得别扭?就因为他们前鼻音后鼻音不分,卷舌平舌不分,语调忽上忽下,归根结底还是拼音没学好。
汉语拼音看似不起眼,但影响巨大。
比如口音问题,一样说的普通话,但就是能听出不同地域的味道,很多职业,在语言上会有严格的要求。再扯回来,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如果孩子说话有口音,在一个其他孩子都说标准普通话的环境中,孩子难免感到被孤立,是个异类,进而不愿意开口说话。
再比如令无数家长头疼的厌学问题。一年级的孩子学汉语拼音,这个阶段里,如果孩子没有提早接触到拼音,那么他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很有可能赶不上其他孩子,有了对比就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家长如果不能及时开导,那么很容易演化为厌学。
表现在哪里?不仅是不愿意开口交流,还体现在丧失对知识的新鲜感、做事拖拖拉拉、畏难怕错、生活懒惰。
这个时候,孩子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意愿已经固化了,再去改变,不是不可能,但是非常难。
但大家也知道孩子坐不住,抖音上天天都有学拼音引发的惨案(主要惨在家长)。那么边看动画片边学习不就好了?
图豆教育基于“兴趣”开发了一套适合4-10岁儿童的幼小衔接课程【宝贝不厌学】。把兴趣作为开始学习的额第一课,锻炼学科思维,最终形成自主学习方式。
想让孩子学拼音不难,难的是让孩子主动爱上拼音,而不是每天扁着嘴坐在书桌前。毕竟, 这不仅关乎了以后的学习成绩,更关乎一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1.语言发育迟缓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语言环境频繁更换、不稳定,尤其多见于男孩。
2.语言发育障碍
如果孩子2岁了还不会说话,就要考虑为语言发育障碍,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
听力障碍,由此造成语言发育障碍的孩子占40%。如先天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障碍等。
发音不准的孩子应到口腔科排除口腔发育问题。
排除脑发育问题,如智力低下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
说话晚还可能是自闭症,这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类疾病。
语言问题可能导致孩子比同龄的孩子智商少半岁到一岁这样子,而且还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
这个方面,在诸多因素中,对语言发育影响较大的是认知能力。
语言能力是受一般认知能力制约的,同时又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种认知能力。所以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来说,明确其认知、智力发育水平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此,我也有必要提醒家长们重视全面评估。
通过这些评估可以:
1、确定孩子是否存在语言学习方面的问题。
2、确认孩子有哪些特点领域的语言发展问题。
3、明确造成孩子语言发育障碍的可能原因。
4、为干预及治疗计划提供依据,有利于制定明确的康复目标。
治疗方案
孩子训练前的情况:手眼协调、绘画能力、对形状的识别能力欠佳,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差,生活自理训练能力欠佳,测试中,不听指令欠合作。
孩子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康复,语言情况和认知理解能力会有了很大的改善。
不仅很多发不清楚的音能比较好的发出了,日常的词汇用语也增加了,孩子也会变得比以前爱说话,更机灵了。
接下来,我就简单说一说孩子开展的训练。
开展的训练有:语言训练、感统训练、配合仪器治疗,同时还要根据康复治疗老师的指导,在家也要做引导,这样才能尽快追赶上同龄孩子的语言水平。
1、在进行语言训练时,除了构音训练,还有听理解训练、认知训练、构音器官唇舌下颌软腭及气流训练等。
比如:孩子舌头的灵活性不够,那就把舌头的灵活练出来。通过口技训练课程,设计一些游戏,让孩子的舌头和嘴巴灵活自如,为言语的表达打基础。
这个在家也要注意训练,有专门的视频学习。
2、孩子的感统能力对语言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康复老师有训练到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运动能力,比如用细绳穿珠子,然后逐渐学会穿衣服、扣纽扣。
在家也需要多教孩子画一些简单图形,如直线、水平线、圆等,多和孩子玩积木和拼插玩具,用积木搭出一些汽车、火车、塔和门楼等。
3、仪器治疗辅助,可以加速修复脑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4、学习说话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最后,我来谈一些家庭的引导。
总的原则:拒绝电脑手机,像话唠一样愉悦的和孩子一起交流互动。
如:随时随地用语言告诉宝宝他在做什么。
“你在喝水”、
“我们来睡觉”、
“开始吃饭,今天妈妈做了.....”
这是苹果,香香的苹果
宝宝看着某样东西,告诉他那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和用处。
当孩子说出一个字,比如说“糖”,我们可接着说,“这是糖,宝宝要吃糖!妈妈拿给宝宝吃!”。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来!
孩子说话是每个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孩子不说话,说话晚、说话不清楚,只会叫爸爸妈妈,不爱和同伴玩,脾气暴躁、甚至爱无缘无故的尖叫等。
需要问我儿童语言发育问题的家长,我会帮助评估孩子情况!徐磊博士-公益问诊
可能对你有帮助的内容↓↓孩子自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易混淆,该怎么区分呢?康复师徐磊:宝宝不说话,说话晚的真正原因是这5点?你家宝宝有吗?康复师徐磊:语言障碍对孩子的影响多大?家长怎么在家训练?
对于正常的儿童来说,5岁大多已经基本完成了语言发育过程,就是说无论从发音还是基本的理解与表达,都已经基本达到常人的水平,不影响交流了,接下来将是词汇量的丰富、表达方式的丰富。
排除智力、听力等其他原因,如果5岁孩子还是发音不准,很大概率属于构音障碍。
构音,其实就是语音形成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非常复杂精密的过程:
首先是大脑下达指令,命令通过神经系统传达到各个部分:呼吸系统呼出的气流带动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声音再通过舌、腭、咽、齿、唇、下颌等发音器官进行调节最终发出语音,
而另一个系统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听觉系统,如果听觉系统出现问题,大脑判断发出的声音是否准确时,也可能会出现偏差,从而造成发音不准的现象,
特别是处于语言发育时期的儿童,他人的语音是学习的模板,听不见基本学不会说话,而听不清一般也会说不清。其实孩子有中轻度听力损失很容易被忽略,却会在语言发育过程中造成构音障碍。
综上,其实与发音有关的任何一个部分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构音障碍,除了听力损失,常见的还有先天腭裂导致的上腭结构异常,腭裂修复后的功能异常,错误的发音习惯固化下来等等。
如果孩子的认知、智力等出现问题,就会影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造成语言发育迟缓,同时也很可能造成发音得不到足够的练习,发音器官的功能发育也比不上正常儿童,甚至形成固化下来的错误发音习惯,
而错误发音习惯反过来又形成固化下来的肌肉功能,因此发音习惯与发音器官的功能也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比如舌肌就是非常复杂精密的,很可能因为某个或某些音素得不到正确的练习,造成负责这部分的肌肉力量或协调性的问题,那么这个或这些音素,在肌肉功能无法达到常人水平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得到正常的发音。
听力障碍造成的发音问题同样会随着年龄增长把错误的发音固化下来,发音器官的功能也就固化下来。
语言障碍从原因来讲可以分为病理性的和非病理性的,从发音器官功能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器质性的和功能性的,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又可以分为构音障碍和理解表达障碍,从语音的表现上又可以分为构音障碍和节奏障碍。
但无论是哪种构音障碍,大多最终都是造成发音器官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至于解决办法,要从原因入手,病理性的主要是先解决病理性的问题,如先天腭裂先进行修复手术,再进行功能训练和发音训练,听力障碍一般先进行助听,再进行功能训练和发音训练,而如果是功能的问题,一般可以直接进行功能训练和发音训练。
至于如何进行语言训练,一旦形成了构音障碍,大多情况会很复杂,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案,语言训练不仅仅是简单的发音练习,要有语音病理学的专业知识对发音器官的功能情况有精确的判断,针对具体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否则效果有限甚至产生反效果。
除了语音病理学的专业知识,根据不同类型的语言障碍,语言矫正可能还需要认知学、生理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种专业知识,自然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比如很多孩子可能因为语言障碍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在众多案例中,很多孩子都表现得有些自闭倾向,性格偏内向,这主要是无法和他人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而造成的,当然也有天生就比较内向的孩子,一般这样的孩子在语言训练的配上都会有很大的困难,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引导能力来配合语言训练,自然会给矫正增加很大的障碍。
如果排除了生理上的原因 ,考虑孩子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迟缓问题,可以带孩子到儿保科做这方面的能力评估,这样就能够清晰知道目前孩子存在的问题。
从描述上来看,孩子对稍微复杂的问句理解偏弱,这和孩子的语言认知能力息息相关。要根据专业的评估,到康复机构进行针对性的干预,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还存在说话不清楚的情况,综合考虑是孩子口肌运动方面偏弱,导致某些音节未能正确发出,所以在句子里的清晰度也会降低, 这方面问题也是需要专业的口部运动能力评估和构音语音评估,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