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8 16:21:07
1岁半宝宝不会讲话?10种方法教你如何引导宝宝学说话
原标题:1岁半宝宝不会讲话?10种方法教你
“我家宝宝9个月就会叫爸爸了!”
“我家宝宝1岁多什么都会讲了。“
儿童的语言发育的确存在个体差异,但不代表我们只能无计可施,合适的环境和正确的方法有助于让宝宝更快掌握发音技巧和交流能力。面对家里迟迟不肯开口说话的宝宝,如何应对内心的焦虑?
谈实践前,得先把语言发展的理论基础了解透彻。目前受到广泛认可的语言理念有: 0-3岁是宝宝的语言发育敏感期,此时培养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有重要作用。 语言发展涉及较多的脑部活动与身体器官:感统、构音器官、听力、口舌运动等。 敏锐的听力能力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语言环境刺激直接影响语言发展的速度。 情绪障碍导致语言沟通障碍。
因此,根据上述理论,这里为大家提供10种提高宝宝语言能力的方法。
用小毛巾蒙住宝宝眼睛,家长在不远处敲击乐器,让宝宝寻找声源,找到玩具
在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胖达mammy帮大家想好了: 宝宝害怕被蒙眼睛?先让一个家长用手帮助宝宝蒙眼,逐渐让宝宝在黑暗中找到安全感。 没有乐器?直接喊宝宝名字也可以啦。 很快没有难度?可以通过声音强弱变化和距离远近来控制难度哦。 真的玩腻了?那就尝试下一个吧。
一开始由家长示范如何听声音做动作,如“木头人”和“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都是好素材喔。
可能遇到的问题: 宝宝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可以多示范,最好两个家长一起,让宝宝知道这不是表演! 宝宝跟不上音乐?可以先从简单的指令做起,另外最好先挑选熟悉的音乐来尝试。
手机里可以收录宝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人说话的声音,然后让宝宝猜猜声音是谁的。
可能遇到的问题: 太难了?重复播放或者声音录长一些。 太简单了?连着播放2-3个人的声音,或者让宝宝复述他讲了什么。 玩腻了?那也可以录水滴、电风扇吹等宝宝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注意要点: 嘴型要夸张,适当时可以把手指放在嘴唇上,让宝宝看清楚嘴唇如何动; 面对面,才能看清楚,提高专注力,增强亲子连结; 月龄较小的宝宝注意力不易集中,需要我们不断变换花样吸引注意力,提高乐趣性哦。
爸爸凑到宝宝耳边说一个词语,然后宝宝凑到妈妈耳朵小声讲,妈妈再说出来看与爸爸讲的是否一致。
可能遇到的问题: 太简单了?传递的词语或者短语长一些,参与人数多一些。 不会玩?我们先示范哦,2岁左右的宝宝模仿能力已经很强了哦。
你一句,我一句,一起创作属于我们的故事。
这是一个可以持续很久很久的游戏,我家宝宝睡前也会跟我一直玩这个游戏,感觉宝宝长大了,也会成为很重要的回忆。
家人也要多讲话,不仅有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并且还能制造与宝宝讲话互动的机会,让宝宝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指令,在适合的场景中学会开口说话
尽量少让宝宝长期处于吵杂环境,避免磨损宝宝的听觉,降低听力的敏感度。比如家里的电视机不要开太大声。
出门在外也看见什么都可以跟宝宝用语言介绍,一开始可以在超市简洁地说“苹果”、“牙刷”这些简单的词语,后面可以“红灯停、绿灯行”等交通规则。让宝宝积累更多词汇,同时帮助他们了解世界。
附:蒙氏语言发展进程表
责任编辑: